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 分解經義,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兄是必中的。”

周夢臣說道:“瞿兄,叔大兄可否中狀元?”

瞿景淳說道:“考場莫論文,叔大兄的文章有狀元之姿,但是有狀元之才,與中狀元。是兩碼事。”

周夢臣也知道,有諾貝爾獎級別成果,與獲得諾貝爾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張居正說道:“在下愧不敢當。還請瞿大人指點在下有哪裡不足。”

瞿景淳沉吟片刻,說道:“本朝取士,開國之初,文體未立,以一個‘純’字為要,道理得朱程之純,是必取的。而後成化弘治之事,文體既立,規則已全,又有前後七子,以文必秦漢為要,融液經史,以古文為時文。”

“如此才有大明文章今日之盛。只是大禮儀以來,文運-------”瞿景淳說了這一句,覺得不合適,立即住嘴不談,轉化話題,說道:“雖然而今文風流於傾頹,但是今日之考官,大多取於正德年間,有弘治之遺風。喜歡的風格依然是古文之風。”

“你想要取中,就要把握這一點。”

“以古文為時文,或者說以時文為古人,要把握兩個要點,第一個,就是取意不限於四書五經,可以旁徵博引,不過,要注意,只在經史,不可取用道經佛經之典故。其次,要容有形與無形之中。八股格式,蓋不能犯。然後卻可讓觀者忘其形。是以文意盛于格式。”

張居正聽了,若有所思,一時間也忘記了,禮節低頭沉思不語。好一陣子,才說道:“多些瞿大人指點。”

瞿景淳說道:“不要如此客氣,也稱我瞿兄吧。反正你此早在我這個位置上。”

周夢臣也在思量瞿景淳的一番話語。

大禮儀與文風傾頹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他細細揣摩了一番,才算是隱隱約約明白了。

有人說文運即國運,這大概有些絕對了。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關係的。八股文最具特色的一點,那就是代聖人立言,也就是說寫文章的人,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必須揣摩如果聖人在此,他是什麼意見。

如此八股文的訓練之下,還真有很多道德之君子。明之亡,如火如荼,不知道有多少人捨生取義。不能不說有這方面的影響。

但是大禮儀之事,卻嚴重傷害了士大夫尊君之心。

楊慎喊出:“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絕對不是楊慎本人想法,而是很多大臣的想法,大禮儀固然是一場政爭,但是同樣也是一場思想上的爭鳴。

楊慎等人所維護的就是他們一直寫八股文之中代聖人立言的聖人之意,也就是程朱理學的意見。

但是嘉靖皇帝一場廷杖打下去,他倒是取得了政爭的勝利。但是讓大明思想界產生了嚴重的撕裂,反應在很多方面。程朱理學地位動搖,地方上心學的加速崛起。

反應在八股文上,就是所謂代聖人立言,這些寫得人自己都不大相信了。他們寫這個只是為了中式。這種為了考試而考試的文體,自然讓明代的古文運動畫上了句號。

這就是瞿景淳所言的文風傾頹。

瞿景淳在時代之中,他並不知道,八股文的盛世已經過去了,可以說八股文最鼎盛的時期,也就是成化弘治之間,這這個時期寫出了很多八股名篇,放在所有八股文之中也是質量最高的時期。

這個時代在嘉靖時期完全終結了。

也是在嘉靖年間反對八股文的聲音逐漸生出,到了明末形成了第一個反對八股文的高潮。

不過,周夢臣對八股文什麼的並不感興趣,他只是本能的感受到了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