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四章 致李滄溟書,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不是嗎?”

周夢臣雖然沒有說為什麼不去,但是文章裡面,已經寫明白了。那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張居正說道:“不過,周兄,你也想做文壇盟主嗎?”

周夢臣笑著,用手指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道:“我嗎?”

張居正說道:“此信一出,誰都知道你要與李攀龍打擂臺。難道不是嗎?”

周夢臣說道:“我現在根本忙不過來。那有心思想這個。張兄就代我走一趟,並將我閉關造新音的想法,傳出去。最近一段時間,我就不會寫詞了。”

周夢臣心中暗道:“時間一長,誰還記得我會寫詞。”

的確,任何事情都是時間限制的。時間一長,熱度降下去,即便有很多人記得這一件事情,估計也沒有專門找周夢臣說這一件事情了。即便有人專門說,周夢臣也有辦法搪塞,比如自己很長時間不動筆,都忘記了云云。

張居正去拜訪李攀龍。將周夢臣的書信給李攀龍看了。

李攀龍拿著書信,剛剛開始看得時候,還能平心靜氣,但是越看眉頭越皺緊,,臉黑的就好像烏雲密集一般,看完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如果而今有特效,應該給李攀龍頭上做一個電火花的特效。

王世貞有些好奇,拿來看了。一時間也陷入沉思之後。隨即傳給了其他人。

這幾個人雖然是以李攀龍為主的。但是真要說起來,他們對文必秦漢 詩必盛唐的標準也不一樣,有些人僅僅是絕對漢代文章好,盛唐的詩最好,既然最好,就要學習嗎?

有些就不一樣了,比如李攀龍,幾乎要一詞一句都要出處,要從漢代文章,與盛唐詩歌之中來。

所以,有些人對周夢臣的理論衝擊很大,恨不得爆炸。就好像是李攀龍。但是有些人對周夢臣的理論並不是如此,比如謝榛。他是幾個之中最特色的一個,別人都有功名,唯有他是一個布衣。

但是以布衣卻側身於這些進士之間,可見謝榛的詩文之好。

他其實對文必秦漢 詩必盛唐,最不值可否的。此刻見了周夢臣的理論,心中頓時一動,心中暗道:“這是要為明歌嗎?”

是的。

在謝榛看來,如果有一種文體真因為周夢臣新的音樂理論而起。從度曲填詞,到為詞度曲,兩者結合。更靈活的音樂形式,自然對應這更靈活的文學方式。這種新的文體,大體要用明歌來形容了。

李攀龍深吸幾口氣,說道:“長亭先生的意思我知道了,從今之後,李某就不打擾了。只是道理必有一爭,還請張兄,稍留。待我寫信一封。”

隨即,李攀龍到了書房之中,洋洋灑灑寫了萬餘字的書信,封好了。交給了張居正。

張居正有些尷尬,說道:“李兄,周兄專門交代了,他並不是不想來。只是覺得,大家鬧得不歡而散,還不如如此。他對李兄的人品素來敬仰,而今不過是文道之爭,也是君子之爭。”

李攀龍努力想讓自己笑出來,但是卻僅僅是扯扯嘴角,說道:“我知道。我對周兄的人品也是信的過,我們只是君子之爭而已。”

王世貞立即出來打圓場,說道:“對,對,對。君子之爭,不過周兄不來,就由張探花代替,我們的荷花宴,照樣要辦的。張兄,可否賞臉?”

張居正說道:“王兄,既然開口了,我豈能不從。”

荷花宴是如何,周夢臣不知道。但是他要面對李攀龍的萬言書,其中李攀龍將漢唐宋元的文風變化,凝聚在數千字之中,最後表達了太祖驅除胡風的敬佩,以及對胡風對中國文學的傷害,最後提出重振士風,重振文風,必須循古而行,而不是標新立異,毫無章法。更言送別一詞,固然絕妙,至人於不可學之地。

不可為常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