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四章 致李滄溟書,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十四章
致李滄溟書
洪武正韻是明代官方韻書。周夢臣考試的時候,一大苦手就是背韻書,無他,八股文要用韻的。他是勉勉強強過關。
但是這種熟悉,僅僅是熟悉而已。對付考試還行。但是一旦遇見真章了。就不好辦了。
別的不說,如果李攀龍喝酒喝嗨了,說道:“咱們合韻做詩吧。”隨即一個人抽一個韻腳,當場做詩。
周夢臣就抓瞎了。
如果他沒有寫送別之前,這也罷了。反正他不以詩詞為傲。做出一些打油詩,應付差事,大家也不過是笑笑而已。但是而今卻不一樣了。周夢臣是大名鼎鼎的周長亭。
怎麼能寫出這麼沒有水準的詩詞。
周夢臣忽然想到了什麼說道:“你說李攀龍是想做文壇盟主的。他有什麼主張嗎?”
文壇盟主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既然想做這個位置,自然要有一定的主張,哪怕是口號,就是當代作協主席,也要有一二主張,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張居正說道:“這位李滄溟一心推崇李夢陽,主張復古,號稱文必秦漢 詩必盛唐。”
周夢臣說道:“我想起來,瞿先生講過的。”
張居正說道:“是有一點。”
周夢臣沉思片刻,說道:“我不方便去,我寫一封書信,你代我送過去。”
張居正微微皺眉,周夢臣接著說道:“叔大兄,你先看過之後,再說行與不行。”
周夢臣都說到這一份上了,張居正只能應允了。
周夢臣隨即靜靜的研磨了,將毛筆字在硯臺上靜置片刻,內心之中醞釀文思,隨即提筆寫了起來。
不得不說,考科舉這一件事情,對周夢臣的幫助很大的。讓他從某種士大夫氣質,最少一手館閣體,不說多好吧。在張居正的評價就是媚而無骨,但最少能過眼了。
周夢臣先致歉,說為什麼不去。
是因為復套之事,牽連重大,他作為工部主事負責生產太多軍器,一刻也不能分心。國家大事為重,在復套之前,是沒有時間了。
當然了,誰都知道這是搪塞。
畢竟,大明的工作節奏遠遠沒有到後世那麼快,即便是周夢臣最近很忙,最多不過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罷了。
倒不是周夢臣不想再工作了。實在是光照不夠。周夢臣最多在自己家中加一個班。處理一些文書而已。
決計不可能找不出一點時間與人相會。
隨即,周夢臣提出了自己文學主張,就是真性情。三個字。這種主張,在後世都說爛了的東西。他洋洋灑灑,寫發乎情,至於筆端,我筆寫我心云云。在最後專門說,文何必漢,詩何必唐?一代人有一代文章,本朝當有本朝之文風。與漢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之。而不是揣摩古人,邯鄲學步。
隨即周夢臣又將自己對音律上的理解,提出,度曲當去套路。並將十二平均律附在後面。並說明自己覺得,古譜記音沒有標準,準備以十二平均律為核心,制定新的音譜,為大明文壇添上新音。云云。
這一封書信,幾乎不能稱之為書信了。
一封文學理論與音樂理論戰書。
其實,周夢臣甚至想將五線譜,寫在上面。
奈何,周夢臣不會。
他只是見過,又沒有學過。在十二平均律之後,音樂有了標準,這音譜自然有辦法制定,天下從來不缺卻少聰明人。
只是提一個苗頭而已。
周夢臣寫完之後,輕輕吹乾,對張居正說道:“叔大兄,你怎麼看?”
張居正看了之後,說道:“李攀龍這輩子,都不會再請你了。”
周夢臣哈哈一笑,心中暗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