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五章 臨終獻策,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針淡淡的好像木偶一般,任眼淚從眼眶之中流下來。說道:“師傅說,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一時間,這個年輕郎中,大聲痛苦,抓住一顆樹,一拳拳打了上去,片刻之間,雙手指骨露出,鮮血橫流。
薛九針卻顧不得這些。他一步步的走向會場。
此刻,周夢臣被董份弄的很是狼狽。
周夢臣說道:“解剖是外科手術的基本課,短短不可或缺。凡是都有利弊,誠然支離屍體,有不是之處,然以此醫術說救之人,何至於千萬之眾,外科手術已經將很多絕症都醫治好。其中利弊之別,一眼可知。”
董份聽了,哈哈大笑,說道:“這是什麼話?仁義是可以討價還價的?勿以小善而不為,勿以小惡而為之,此中道理雖然孩童亦知之,戮人之屍,較殺人之身,罪是少了。但是以此為理由,豈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一事以不仁而起,卻以大仁為終,豈可得乎?”
“真是巧舌如簧。醫道從黃帝而起,代代相傳,不知多少年月,聽你的話,似乎不解剖天下所有的病都不能治了。如此說來,在坐的人,不就都是死人了。畢竟人誰能無病?難道誰都病而不能治嗎?”
“我承認你所說的外科手術,是有些好處的。但不義之財於我如浮雲,一事雖有利,卻是傷理而得之,則不取也。此乃害大義而得小利,豈是君子所為?”
一時間周夢臣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比起儒家經義的種種概念,周夢臣根底還是太過淺薄了。根本不是董份的對手。
董份見狀,向喻尚書行了一禮,說道:“喻公,此事到此,已經說的很清楚?周夢臣昧於小利,不識大道,此事當秉明朝廷下令嚴禁,敢如此者,同殺人者論。”
喻尚書一直細細聽著,他倒是比較中立的。聽董份如此說,他心中有些動搖了。
的確,仁義孝道等等各方面的儒家理論,都不支援這種解剖屍體的行為,而且周夢臣外科手術的好處,很多人也什麼切膚之痛,一來這個時代,外科手術才剛剛發展,所能應對的症狀並不是太多。二來,很多事情不論到自己身上,是沒有感覺的。真正有感覺的反而是那些前線的將士,對於他們來說外科手術是真正能救命的東西。
問題是,在大明丘八們,何時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又發言權了。
不過,喻尚書更多是秉公而論,自己不做結論,問周夢臣道:“周大人,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這個時候,薛九針忽然闖了進來,見周夢臣二話不說跪倒在地,將手中一張紙雙手呈上。
周夢臣見狀,不明就裡,想拉薛九針起來,他就不起來。周夢臣只能接過這一張紙,轉眼之間,就將上面一百多字看完了,看完之後,只覺得心中一痛,鼻子發酸,說道:“薛老去了?”
薛九針忍不住又流下淚來,說道:“剛剛走的,這是師傅的遺書。還請大人不要辜負師傅的心意,如果不行的話,我薛某人願跟隨師傅。”
周夢臣咬著牙說道:“我知道,我知道。”
一時間周夢臣忽然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
一直以來,周夢臣將推廣科學思想,作為自己的事情,他一個人辛苦支援。不敢冒進,一點點的推著往前走。此刻見了薛已的遺書,才恍然大悟,其實是他想錯了。
推廣科學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且科學本身就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吸引仁人志士,投身其間,這個時代是這樣,歷史上也是這樣的。
他何德何能,將如此大功聚為己有。
他明白了,他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很多人的支援,甚至很多人願意為科學本身獻出一切,其中就有薛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