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生我門中人,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生我門中人
吳廷翰說道:“夏公目光如炬。你果然是天生我門中人。”
“太極之說,眾說紛紜,幾乎一家有一家的說法,一人有一人的說法,縱然一門之中,也因人而異。而此問正是而今,學問之分野。我門之所謂是氣學,就是因為我門認為,太極即氣,舍氣之外,別無他物。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而八卦,從之有萬物周流,無不秉氣而生,氣盡而亡。”
周夢臣聽的雙眼發亮。
雖然周夢臣承認,吳廷翰這個氣的概念,其實也是有一些神秘學的。比如氣運這東西?就是基於氣學的概念闡發的。
但是,周夢臣卻發現,如果他將氣理解為物質性,就能完美代入了。
太極即氣。就是世界的根本屬性是物質性。
“而理學之論,說太極是一陰一陽謂之道。太極就是天理的完美體現。此固然是有誤入歧途之處。暫且不論,唯有陽明之論,荒謬之極,根本否定太極本為太初之意,反而說什麼,太極元無極,心極生萬物。簡直是不可理喻。”
周夢臣剛剛開始,還不明白。但是聽了吳廷翰的講解。這才明白了一點。
吳廷翰作為一個大學問家,他對心學與理學的態度是不一樣的,認為理學有很多地方是偏了。但還是承認有些地方是大有道理的。但是對心學根本是厭惡之極。恨不得鳴鼓擊之而後快。
不過,周夢臣也明白一點。
實在是雙方學說之上,水火不容。
理學與氣學的太極概念,本質是上太初,也就是世界由無極轉化而來,最開始的樣子,也就是太極。但是王陽明的解釋,將太極視為良心,也就是人心的本然狀態。也是心學追求的至高境界。
這種理念上的南轅北轍。比華山劍氣之爭還嚴重一百倍。
還好這不是高武世界,否則兩邊非殺個你死我活不可。這也是為什麼羅欽順與王陽明一輩子都在論戰。王陽明死了,與王陽明的弟子,也爭論不休。實在是理念上不可調和。
而周夢臣也忽然明白。三大學派之中。只有氣學與他完美契合。
理學雖然已經僵而不死,但是本質上,還是在講一些物質性的。心學更多是講心,而不是物,與科學有者根本上的邏輯衝突。
周夢臣說道:“吳先生,學問精深,在下佩服之極。願從門下聽講。”
吳廷翰見狀,心中寬慰幾分,看得出來,周夢臣的言語之中,有了幾分真心實意。不過,他還沒有接受,說道:“不急。你認可我這個老師了。我還要問問你的學業,我總要知道,你學問如何?才因材施教?”
周夢臣說道:“老師,想問什麼?”
吳廷翰說道:“不是我聽什麼?而是你講什麼?學問之道,從無頓悟可言。無非是從一到貫,而後以一貫之。夫子之學,以一貫之,仁恕而已。你也是名聲在外。你的學問以何理貫之?”
周夢臣一時間又被問住了。
這是他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
一時間又陷入苦思冥想之中。
其實這才吳廷翰真正的考題。很多人做事做了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臨終之前,讓他總結人生,也總結不出來什麼?無非是娶媳婦生孩子贍養父母云云。
這樣的人生,似乎換上一個名字,就可以被代替。
很多做學問的人,一輩子都沒有想過自己學了什麼做了一些什麼?
這種自我審視,是一個人想要成長最關鍵的一點。
周夢臣之前從來沒有在意過。或者他根本沒有深入思考過科學的本質是什麼?他只是將後世學到的東西,一五一十的在這個時代復刻而已。至於其中一些道理,是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