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六章 衰落的王門,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氣學在根底上還是很深厚的。

只是,比起南方蓬勃發展的心學。難免有些相形見絀。

王廷相的王門,根本沒有辦法與王陽明的王門相提並論。雖然王廷相門人覺得王浚川公的學問一點不差王陽明。

吳廷翰作為王廷相最看重的弟子,作為衣缽弟子。雖然他不是王廷相最年長的弟子。但作為衣缽弟子,在王門之中是有特殊的地位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吳廷翰見吃的差不多了。說道:“今日局面,要是讓老師看見,不知道有多歡喜。可惜老師走了。我身體大不如老師,恐怕不能再來京師,今日恐怕是我們師兄弟最後一面。我想起當時老師告誡張師弟的話,京城之中雨天泥濘,倘若一個人穿新鞋出門,他定然小心翼翼,不染一點泥濘,但是他如果見新鞋已經沾染汙泥,就不再在乎了。最後一雙新鞋,也變得汙濁不堪了。”

“我今日依然將此事告誡諸位師兄弟,京師是一個大泥塘,牢記老師的話,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身。’”

吳廷翰這一番話,讓有些人聽的不舒服。

在京師這裡當官,哪裡是能做的快意事,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吳廷翰自己不耐官場種種,官帽子一摔,自己回家了。但是他們可不願意如此。

高拱冷眼看一群人,心中冷笑。不過也起身打了一個圓場,說道:“老師的教誨,我等自然要牢記在心。不知道師兄忽然來京,是為了什麼?”

吳廷翰目光掃過十幾個人,心中微微一嘆,暗道:“我對不起師傅啊。”

的確,吳廷翰雖然在學問上繼承王廷相真傳。甚至還有一些地方有推陳出新。但是他地位上,官職上,都不能成為王門弟子核心。王廷相死了才數年,王門還在。再等數年。恐怕王門就已經不散而散了。

這讓吳廷翰有些沮喪。

卻無可奈何。

這其實也是很正常的。孔子去,儒門八分。王陽明去了。王門立即四分五裂。弟子各秉己見。覺得自己是正統。這還是在急速發展的學派。而氣學最鼎盛的時候,其實就是王廷相在的時候,他去之後,氣學人才凋零,南方心學大盛,北方是理學的大本營。氣學失去了領軍人物,每況日下。成為心學大興的一個背景板。在這樣的學派之中,連爭權奪利都少。

幾乎都是這樣,無聲無息之間。在某一年,忽然發現王門作為一個學派已經沒有了。

吳廷翰說道:“在座都是自己人,前番我接到了夏閣老一封書信,讓我收周夢臣為弟子。我今日來京,就是為了這一件事情而來的。”

此言一出,很多人都愣住了。

首先一人說道:“吳師兄。而今已經不是夏閣老當政的時候,是嚴閣老在上。嚴閣老手段酷烈,凡是夏閣老所主張的,他一律推翻。這一件事情,還是回絕了吧。”

“對,對。回絕了吧。”

“不要牽連到我們。”

“啪。”高拱將筷子拍在桌子上了,說道:“你們是什麼意思?吳師兄收一個弟子,你們誰有資格指手畫腳。這裡有你們說話的分嗎?”

高拱一下子將他們給鎮住了。

的確,吳廷翰是王廷相的衣缽弟子,如果是換算成武林中,那就是第二代掌門人。當然了,儒學畢竟不是武林,沒有這個說法。但是吳廷翰在王門之中依然有超然的地位。

吳廷翰想收弟子。他們這些人是沒有資格阻止的。

“吳師兄。”一個人忽然站了起來,說道:“其實,你今日收一個弟子,收了也就收了。只是你千不該萬不該說了出來,這讓我好生為難,剩下的事情就請恕在下不堪與聞了。告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