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通州之戰,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十四章

通州之戰

通州作為北京東邊門戶,也是漕運轉為陸運的要地。是非常之重要的。

王抒得令之後,晝夜不停來到了通州城。

只是王抒來的快,韃子來的也不慢。

幾乎王抒到底通州城的同時,韃子先頭騎兵已經到了。

雖然僅僅有數百人,但是看上去聲勢浩大,不可一世。

還好通州是水陸要衝,河流比較多。韃子騎兵不能直接衝到通州城下,必須過河。

王抒二話不說,點齊了漕兵數千,讓他們架船在河上列陣。在船上放置弓弩,韃子不來則罷。一來,則強弓硬弩射之。

不過,王抒也知道。這樣是撐不了多久的。

首先是兵員,漕兵是什麼兵。就是運河上的船伕與搬運工。他們多少年沒有打仗了。指望他們能出多漂亮的仗,卻是休想了。

其次是地利。

誠然河流是通州的地利,通州是運河北端,好幾條河流在這裡交匯,但是北方的河流是與南方的河流不一樣的。即便不幹涸,河流的寬度也是有限的,決計是擋不住大隊騎兵的。

而今能擋住韃子先頭部隊,不是因為漕兵多能戰。

而是韃子人數太少了。

等韃子大隊到了,就不好辦了。

王抒看見通州城外,連綿數里的通州倉。立即下令道:“給城中所有官員將領士卒發一年的糧餉,不過都要去城外通州倉領。並傳令百姓,凡是幫助朝廷將糧食從通州倉運入城中,搬一石,賞一石。”

“只有今日,過期不侯。”

王抒親自坐鎮通州倉,只見通州乃至於通州附近的百姓,全家出頭,扶老攜幼都來搬運糧食了。

要知道,北方旱田,一年收成也不過二三石。如果除卻成本,賦稅,地租之外,一畝土地未必能有一石糧食的收益。而今只需抗上兩石入城,就有一石是自己的。百姓們可不是拼命的搬嗎?

只是,通州倉的糧食太多了。而且除卻官府的糧食之外,通州這裡還是有很多倉庫的。

這些倉庫都是商人們轉運的物資。只是這個時候沒有人去管。

無數百姓打著火把搬運物資。遠遠看過去,就好像是地面上有一道星星點點的火光組成的長龍。每一個光點都在一點點的移動。

就這樣一夜過去了。

王抒紅著眼睛,盯著通州倉中糧食。

糧食太多了。多到一夜過去了,運輸的還沒有到一半。

只是這個時候,卻是要王抒決斷的時候了。

因為前線傳來訊息,漕兵崩了。

數千漕兵在河上,距離河邊尚有一段距離,雙方只能用弓弩射擊,按理說,這樣一來,能阻擋一段時間不是問題。奈何人不行一切都不行。

韃子也不是都不會游泳的。

畢竟蒙古其實也有很多河流湖泊。韃子用了看似很不可思議的戰術擊敗了漕兵,就是游到船上。

沒錯。漕兵常年在運河之上,平日一個比一個會游泳。但是面對咬著兵刃游過來的韃子,只敢射箭,不敢下去肉搏。而且漕兵所謂的強弓硬弩,都是紙面上的,對付一下盜賊還行。但是對付韃子精銳,卻是遠遠不行的。

甚至出現了,有幾個韃子光著膀子,身上掛了好幾根箭矢,居然能跳到船上。

凡是出現短兵相接的局面,漕兵就好像被針刺破的氣球一般,頓時癟了。就是一場大逃亡的開始。

也幸好漕兵們還知道,架船逃走比較快,否則將船丟給韃子,可就欲哭無淚的。

阻擋韃子時間更長的,不是漕兵們的戰鬥,而是韃子渡河行動。

王抒得到訊息之後,看著通州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