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通州之戰,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知道,這裡都是民脂民膏,但是也沒有其他辦法了。王抒一聲令下,道:“放火。”
早已準備好的火頭,從好幾個地方點燃,沿著預埋的火油與火藥,不一會功夫,就蔓延了整個倉庫。最少有一百萬石糧食,就此葬身火海之中。王抒看這熊熊烈火,嘆息一聲,最後一個回到了通州城內。
在通州城門關上的同時。韃子騎兵的煙塵已經到了通州城外。
俺答看著眼前熊熊烈火,只覺得心疼無比。這一百萬石糧食,足夠俺答部吃上大半年了。大明居然說燒了,就燒了。真是好大的手筆,好厚的家底。讓俺答眼饞極了。
同時也感到了蒙古與大明的差距。
在俺答看來,這一把大火,也是大明實力的一種體現。俺答內心之中剛剛冒出滅明的念頭,就被他自己掐滅了。畢竟對比蒙古,大明太大,太富了。
蕭教主卻不知道俺答心中所想,他靠近說道:“大汗,大明官倉是沒有了。但是運河作為大明南北要害,有不知道多少商人的倉庫都在碼頭附近,不是一把火能燒掉的。”
俺答精神一震,說道:“辛愛。”
辛愛乃是俺答的長子,他立即出列說道:“兒子在。”
俺答說道:“帶你的人去碼頭一趟,好好看看。”
這肥差,俺答自然要留給兒子了。
辛愛領兵而去了。
果然蕭教主判斷的不錯。
雖然漕運最重要的是為官家轉運糧食,糧食作為大宗貨物,也是運河轉運最多的商品,以至於每年透過通州入京的糧食在四百石上下,都會在通州倉轉運的。這才是通州倉為什麼有這麼多糧食的原因。
但是隨著大明商業的繁華,運河之上不管是夾帶也好,用官牌也好。總之,很多貨物以這樣那樣的名義運輸著。當然了也有正常的商船。這些人的貨物到了通州碼頭也是要轉運的。
而王抒也知道這裡有不少東西。
但是是奈何無能為力。甚至王抒為了搶運糧食,將大量的運力都佔用了。通州附近,幾乎所有的男丁都投入轉運糧食之中,誰去給商人運東西。不得不已,這些商人只能儘量讓物資從水上走,裝上船,沿著運河去天津最好不過了。
只可惜,太慢了一點。
漕運碼頭上的東西,被辛愛一掃而空。幾乎看花了眼。
可憐辛愛也算是韃子的王子,但誰哪裡見過大明的繁華。各種各樣的布料,金銀首飾,等等東西,卻是辛愛從來沒有見過的。辛愛內心之中,不由感嘆道:“我要是能生在大明多好啊。”
辛愛的收穫,是韃子所有人中最肥的。但並不代表其他人的收穫就小了。
大明在經濟上,其實呈現出長江經濟帶與運河經濟帶的交匯的趨勢。運河上的通州,臨清,清江浦,等一系列城市,都是非常繁華的。甚至是一些城市最繁華的時代,比如清江浦。當時是大明鼎鼎的繁華地帶,在後世都沒有人聽過來。
通州是運河最北端,依靠運河,不管是官面還是民間都是相當富裕的。更不要說多少年沒有戰亂了,上一次戰亂,還是正德年間劉六劉七之亂。掐指一算也都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當然了,通州有劉六劉七的遺產。就是通州城牆。
在劉六劉七之亂後,整個北方都出現了一波加固城池的高潮。包括通州城在內,沒有城牆的修建城牆,有城牆的翻修城牆。如果看地方誌的話,就會發現河北地區很多城池都是這個時代重建或者翻修的。
這一份遺產,也救了通州。
四十年前加固的城池,雖然不敢說天下第一流的城池,但是絕對不是而今的韃子能夠攻克的。即便城中並沒有多少士卒,大多都是王抒臨時徵召的民壯,當地壯丁百姓。但是依靠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