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避實就虛,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章
避實就虛
俺答問道:“蕭兄,而今該如何是好?”
俺答對白蓮教主是既用且防,用是不得不用。讓蒙古人臨陣衝殺,乃至於戰場之上臨陣決斷,還是有一些人才的。但是讓蒙古人從更高的層面看問題,這種關於戰略決策的問題,幾乎沒有幾個蒙古人能給俺答建議。
白蓮教主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
而今下馬與明軍血戰的部屬,全部是出自板升,也就是他的嫡系部下。他早就不想讓這些性命毫無意義的犧牲在這裡了。但是他又身處嫌疑之地,他太清楚俺答對白蓮教一慣的態度,既用且防。
他主動開口,反而不好。最好等俺答開口。
這不,等俺答一開口,白蓮教將胸中醞釀許久的備案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說道:“大汗,此戰打到這個時候,已經很明顯了,今日除不掉周尚文了。宣大合兵,我軍與之戰,勝負難分。但是折損必重。與其這樣,不如避實就虛。”
俺答說道:“避實就虛?”
白蓮教主微微捻鬚,說道:“正是。觀宣府之兵,估計步騎十萬有餘,按之前的情報,這裡面未必沒有虛虛實實的成分。只是他再怎麼虛張聲勢。宣府,大同兩鎮的主力,就在眼前了。”
“而宣大之軍,步騎皆有,當避開明軍主力,直撲北京內三關。一旦有一處突破,則北京城就在眼前了。”
俺答一愣,一股無名之火,在他心中熊熊的燃燒起來。這個不是別的,就是野心。
說實話。
俺答是一個很務實的蒙古大汗。在一百多年前,也先南下,是真的有將北京做大都的野心。這才有了土木堡之變,與北京保衛戰。但是俺答卻是沒有這個想法的。
他很清楚一點,明朝乃是大國,蒙古已經成為小邦了。不說別的。單單說人才儲備。雙方就不可同日而語。在也先的時候,還有一些大元時代遺留下來的人才。最少懂文字,明文法。從行軍打仗,到建國安邦,還是有一點點的大國底蘊的。而俺答並沒有一統草原,勢力更沒有當時瓦刺之盛。手中握著的,也不過豐州灘蒙漢百萬之眾。
這種實力根本不足以吞併大明。策馬中原。
白蓮教主卻不一樣。
白蓮教之中固然大多是裝神弄鬼之輩。但是上層之中,倒是還有幾個人才。比如這位白蓮教蕭教主。他臣服於俺答,從來不覺得自己是漢奸。在他看來,他不過借虜成勢而已。
唐高宗都借過突厥兵。他是一點道德負擔都沒有。他自然不甘於邊境的小大小鬧。他最先做的就是打上一場大戰,大敗明軍,最少攻下北京,以俺答的實力。形勢的變化就成為俺答佔據北京,明朝定然會以南京新首都。然北方大部分地方就成為了無主之地,到時候他就能想辦法,帶著自己的嫡系軍隊,佔據一地,然後招降納叛,自成大業。至於俺答什麼的?
蕭教主雖然也知道俺答也算是英主。但是英主之間,也是有高下。俺答或許能為蒙古中興之主,但卻不可能成為忽必烈,他掌控不了明軍北方主力覆滅之後的複雜局面。
那就是白蓮教的機會。
所以他迫切壯大俺答的野心。
一個沒有北京夢的蒙古大汗,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蒙古大汗。俺答內心深處,未必沒有北京情懷。只是他還是很理智的,深吸了幾口氣,說道:“南人不是傻子,我聽說內三關,堅不可摧,我軍攻堅不利,即便是到了關下,恐怕也是關山難越。”
蕭教主輕輕一笑,說道:“大汗有所不知。燕山雖險,卻難比蜀中之山,蜀中之山,那才是號稱天險,飛鳥難越。但是依然有鄧艾陰平道之舉。更不要說數百里燕山,難道就沒有一二可過的山川。況且,紫荊關,居庸關,倒馬關,自然是堅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