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千里長城空壞,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路上從周夢臣過了好幾個城堡,這些城堡都在長城南不遠。可以留大隊人馬駐宿,省卻了野外紮營的煩惱。只是總體上來說,這些城堡也是有一種凋敝的感覺。
每一個城堡之中兵額都不滿。該一個千戶駐守的有二三百人就已經不錯了,該百戶駐守的有二三十個人就不錯了。而且還是老弱病殘。守城還可以,其他的想都不用想了。
這一方面是因為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另外一方面,就是周夢臣將下面的精兵強將都抽調到了自己手中。讓自己手中有一支可以一戰的重兵集團。讓下面更加凋敝來了。即便周夢臣大量訓練民兵,也是在大同周圍,而不是這裡。
周夢臣一系列新政,其實都侷限於大同附近,根本沒有深入到大同的各地。
這才有而今大同周圍地區與這裡形成的鮮明對付。
這讓周夢臣感到任重而道遠。
很快周夢臣的心思就不在這上面。因為要面對韃子入侵的主要方向,也就是大同正北邊一片區域。
長城都是因地勢而建的,周夢臣之前走過的山脈,算得上陰山餘脈。但這裡卻是陰山餘脈與燕山餘脈的分割點。
大同東側最主要的河流,也就是御河,就是從長城外面流到大同的。於是大同正北方向,御河與御河西岸一段距離,到東邊的陽和口,這近百里距離之內,不能說沒有山。但是山都是很矮小。
甚至還好幾個缺口。
所以裡的長城沒有了地理優勢,不過是一道城牆而已。再加上長城上防守缺額嚴重,兵力都是老弱病殘。根本守不住。韃子很容易就從這裡越過邊牆,突入大同城下。
周夢臣甚至覺得大同這個城池,之所以在這裡,未必沒有當兩山之缺的心思。
這一片區域之中,各種城堡密集。都是前幾任的大同總兵巡撫修的。周夢臣細細考察過這裡的地勢之後,也有一種在這裡修建幾做城池封鎖住這個方向的衝動。
只是他很清楚。
城池修再多也沒有用,最根本的還是人。
周夢臣再往東走,就是陽和衛,在這裡,周夢臣找到了鐵礦。周夢臣親自到了礦場看了看,開採難度並不是太高的。至於煤。整個大同從來不缺少煤礦的事情。周夢臣都不用怎麼走,在大同附近就有煤礦。
只是周夢臣並沒有找到那種龐大的露天煤礦。
“怎麼樣?”殷正茂說道:“就在這裡吧。這裡的鐵礦品相不錯,周圍也有煤礦。至於其他配料也都不缺。我將人叫過來,用不了一個月,就能產出第一爐鐵。”
周夢臣看著這鐵礦。沉默了一會兒,微微搖頭說道:“不行,這裡距離長城太近了。如果在這裡修建軍器監的話,風險太大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軍器監修到這裡,所有原材料運輸都要靠馬車吧了。這個負擔太大了。”
第一個原因是安全因素,如果軍器監修到這裡,就意味著要重兵把守。否則讓韃子搶去了,那可比攻陷一兩座城池還嚴重。畢竟這可是大明最頂尖的冶金技術團隊。
第二個原因是經濟原因的。
眾所周知,洗煤,煉焦,冶金都是需要大量的水的。而這裡不是沒有河,有一條河流入宣府。因為再往東了鎮虜衛就是宣府了。與大同境內的桑乾河流域不相干。
如果統合宣府境內的鐵礦與煤礦的話,這一處煤礦未必不能用。但是從大同的角度來看,卻有一些積累了。
殷正茂說道:“這麼說,這裡不能用了?”
“看看吧,先備案。去其他地方看看。說不定有更好的,如果沒有的話,再定這裡不遲。”周夢臣沉思了一會決定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