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千里長城空壞,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十三章

千里長城空壞

周夢臣從城頭抓了一把亂草,說道:“不用說了,我知道。”

他目光掃過殺胡口周圍的情況,殺胡口兩側山勢相連。只是這裡是陰山餘脈。山勢並不高大,絕不是哪種飛鳥難越的大山。周夢臣看坡度,上山應該不是太難,所以長城沿山而建。

與山勢在一起,成為一道防線。

光守殺胡口是沒有什麼用的。韃子只需派遣精銳,越過山脈,就能將殺胡口前後包圍起來。、

與其這樣,還不如派人巡視就行了。

只是周夢臣實在不甘心。他看著殺胡口外面,被兔毛川沖決出來的,一道蜿蜒的道路。關外更不是大草原,是一片連綿不斷的群山。而這一條道路,更好像是劈開群山的通道。

周夢臣問道:“這裡通向黃河?”

麻錦說道:“沿著這裡走,不遠就是玉林衛舊城,然後是鎮虜衛舊城,再就是黃河了。”

周夢臣說道:“玉林衛舊城?”

麻錦說道:“太祖那時候,都在塞外建了衛城,後來支撐不起。好像宣宗的時候,都遷到關內,於是玉林衛才與大同右衛同城,鎮虜衛與天成衛同城。”

周夢臣忽然對殷正茂說道:“殷兄,我這才明白徐閣老的話。”

殷正茂說道:“什麼話?”

周夢臣說道:“我大明這樣的國家,從來是內事大過外事,因為朝廷的事情,從來是自己人給做壞,才能招來外敵。”

周夢臣僅僅看了一點,就可以確定。而今長城防禦體系,雖然多年沒有修繕。但是總體上來說,在要點的把握,整體的控制上,也顯示出來當初修建者的軍事造詣,要知道大同鎮防禦體系,乃是徐達,李文忠開創,後來有不知道多少名將增補而成的。

不敢說堅不可摧。

但是以周夢臣淺薄的軍事常識,也看不出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只要朝廷有足夠的兵馬,填補整個防禦體系。韃子絕對不可能輕易南下的。但是而今,千里長城空空如也。當年不知道多少將領的心血,只是每年秋天派人象徵意義的駐守一二。

有什麼意義。

周夢臣心中暗道:“還要擴軍。大同鎮想要穩如泰山。必須將長城上填滿人。各處都有人駐守。”

至於需要多少人,大概在八九萬之多。

大同衛所十四個,定額七萬多人,絕對不是白定的,而是結合各衛鎮守的地區確定的。這個數字是國初定下來的。只是而今畢竟與國初不一樣了。很多地方談不上滄海桑田,但也變化不少,朝廷後續新增了很多城堡,也是需要人駐守的。

如此一來,小十萬駐守。這個壓力也是相當大的。

周夢臣目光從殺胡口外這一條沿著兔毛川的道路,內心之中有很多想法。畢竟,從這裡到黃河之間,有兩處當年廢棄的城池。不知道情況如何,能不能用?如果能用的話,就省去了很多功夫。距離豐州灘又近了一步。

而且在山地之中,韃子騎兵的優勢。也未必能發揮出來。

不過,這個想法僅僅是記在周夢臣筆記之中。畢竟而今大同上下可以說馬瘦毛長。哪裡有心思進去。最少先恢復元氣再說。

於是,周夢臣一行人沿著長城一路向東而去。

長城不僅僅是一個防禦體系,也是一個交通體系。在群山之中,沿著長城前進省卻了翻山越嶺的功夫。只是長城上年久失修,有很多地方都有問題。有的乾脆倒了一片,成為一堆亂傳碎石。

有的中間被挖斷了。看來韃子從這個挖斷的地方突入過關內。

周夢臣一一都記下來,知道長城也是需要一次大修的。既然大興土木,大同也需要一個水泥廠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