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蕭教主的妙策,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零六章

蕭教主的妙策

主攻的自然是白蓮教徒。

這是蕭教主也無可奈何的事情。

當然了,也有韃子騎兵不適合攻堅的原因。

其實很多明軍軍陣,被韃子一衝就破,是因為明軍內部的缺額,缺餉,等等一系列問題。並不是說步卒就不能打了。而今真遇見硬骨頭。騎兵特別是他們這些蒙古輕騎兵,用來衝擊車陣。自然是送死的居多。

韃子之中,比較能戰的步卒,也只有白蓮教徒了。

在蕭教主的指揮之下,白蓮教徒們一個個舉起大盾。緩步向前移動。

與其說是大盾,不如說是門板。

蕭教主發現明軍多是火銃。這火銃在遠距離是擊不穿門板的。當然了,這是蕭教主對明代火銃的刻薄印象,不過此刻也不能算錯。畢竟周夢臣對大明火器的改造,最下功夫的,不是什麼射程,射速,而是可靠性。

那麼威力小一點,射程近一點,只要不炸膛。經得起折騰,就是好武器。因為這樣讓人敢用。否則射程再遠,射速再快,一個不小心,就自己人炸死了,那都是樣子貨,根本不能用。

如果僅僅打造一兩杆精品火銃,不用周夢臣出馬就能搞定了。

畢竟皇帝御用的東西,從來沒有出過問題。

只是那成本,那價格。根本用不起。

所以周夢臣一直死磕可靠性,對火銃本身的威力並沒有進行太多的改良。當然了,只是沒有進行太多的改良,但是依舊比之前要好上一點。有時候戰場之上那一點點的效能差距,就是天地之差。

就好像現在。

蕭教主的本意,乃是用門板作為掩護,抵進車陣之前,三十步左右。在蕭教主印象之中,這個距離之內,火銃是可能打穿門板的。到時候大隊士卒從門板後面衝出來,撲向車陣。

車陣雖然好像城牆。但畢竟比城牆挨多了,對於很多人來說,不用梯子就能殺去。

到時候,只需打出一個缺口,將戰事推向肉搏戰,蒙古十萬餘眾,縱然明軍都都是精銳,那也打不過的。

其實就蕭教主本人來說,他不想用門板,他想用盾車。

只是韃子都是騎兵,來去縱橫,怎麼能帶上盾車這種沉重之極,沒有什麼用的武器。即便在今日之前,蕭教主本人也不覺大軍需要盾車。即便到了北京城下,需要攻城器械,也是現打造比運輸過去要好多了。

門板是退而求其次的結果,畢竟北京城外很多村落都空了。但是門板來在,去收集一下,立即有一大批。

此刻戰場靜寂的不像是在打仗。

白蓮教徒門將門板擋在前面,但是沉重的門板也影響了他的速度。只是龜速前進。而戚繼光看他們還是比較遠的。也沒有放銃,反而是放他們近來打。兩邊都沉默著。

這種沉默,非但沒有靜謐的感覺,反而壓抑之極。

很多人呼吸都急促了。

戚繼光拿來一根火銃,對著遠處的門板就開了一銃。

這一聲火銃響,立即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戚繼光的本意,不過是試試門板的厚度,好決定開火的距離。

其實戚繼光對於火銃在什麼距離能擊穿多厚的木板,其實是心裡有數的。只是不同木頭,硬度是不同。軍器監試銃的時候,也沒有特別區別那一種木頭。此刻戚繼光為了謹慎起見,還想試一下。

在戚繼光看來,似乎是很正常的行為。

但是卻給了別人不一樣的訊號.

無他,明軍大部分火銃兵,一旦有一聲銃響,就代表這大軍失控的開始。因為明軍軍紀不行,一般這個時候,只要有一個人開銃,下面就有無數的人跟上,一旦開火之後。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