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章 修城垣,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十章
修城垣
說起來辛愛還真有賑濟的能力。
原因無他,雖然俺答死在北京城下了。但是劫掠的財富並沒有留下來。而且明軍也沒有追擊。幾乎是安安穩穩的將大量的戰利品帶了回來了。其中有大量的糧食。但是賑災卻不是蒙古人的風格。
畢竟死在雪災之中,會有大量的老弱。
草原上生存環境殘酷,貴健壯,而輕老弱這個習俗一直是存在的。
如果用大量寶貴的物資,救下來大量老弱病殘。只是加大了蒙古的負擔。根本不划算。
雖然有些殘酷,但這的確是蒙古人的生存邏輯。反正蒙古貴族雖然過得不如關內的富家翁,但是大體上生活水準還不算太差的。他們並不在乎下面的老人會怎麼樣。
張惠這一段時間在蒙古也不是白住的。
也算是深入考察過蒙古的情況。自然明白這裡面的門道。
他之所以沒有給辛愛提賑災這個茬,不是不知道這一件事情,而是知道說了大概也不會有什麼用的。
不過,此刻在蕭芹這一番話下,卻不能無動於衷。
一來,他對這一件事情也有自己的計劃,不過因為循序漸進的勸說辛愛,這個時候還沒有提。二來,於他本人來說,他的確是一個儒家士大夫,愛民之心還是有的。縱然很多蒙古人他不在乎,但是豐州灘上還有很多漢人的。
被劫掠過來的漢人,在異國他鄉之中,待遇更是等而下之,簡直是活著的畜生。大雪之中最先死的人就是這些人。
其中有大同人,有宣府人,甚至還有一些是北京附近的人,都是故國父老,不可能無動於衷。
三來,張惠萬萬不想在蕭芹面前露了怯。畢竟一方面他看不起蕭芹的為人。另外一方面他也算是明白蒙古這裡的一些鬥爭規則了。沒有那麼多含情脈脈。更多是赤裸裸的。今日在蕭芹面前露了怯。不會有人想張惠別有想法,或者綿裡藏針。暗有手段。而會認為張惠是不如蕭芹,怕了蕭芹。
張惠說道:“蕭教主來的正好,其實我正與大汗商議這一件事情。”
蕭芹有些疑問說道:“剛剛大汗說沒有這方面的先例啊?”
張惠說道:“正是因為沒有這麼方面的先例,在開先例的時候,就要格外留心才是。畢竟我朝可不如大明,真要如大同那般賑災,什麼樣的家底也打不住的。但是如果不賑災的話。又說不過去,所以才要慎之又慎。”
張惠一邊說,一邊看向辛愛。
辛愛一愣,有些不自然的配合張惠,說道:“是啊,本汗剛剛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蕭芹自然看出其中有些不一樣的地方。不過沒有計較的意思。而是問道:“那麼張先生有什麼好辦法?”
張惠說道:“小臣思來想去,終於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張惠轉過頭說道:“為政之先,當修城垣,立制度。先前大汗四處遊牧不定,不立城垣也說的過去,而今大汗已經常駐豐州灘,縱然各部依然有遷徙草場的需要,但是本部人馬已經不需要了,畢竟‘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豐州灘之地,就是古代敕勒川之地,是一塊寶地。從老汗決定在此地立足,十數年來,未有大動,是應該思長遠之事。安漢民之心。”
辛愛還有一些迷茫,不知道張惠言下之意是什麼。但是蕭芹已經聽出來。他冷笑一聲說道:“荒唐。你這是想在隆冬開工動土嗎?”
張惠說道:“倒也未必不行。雖然冬季動工進度自然不好,但這本就有以工代賑的形式。而今只要打好基礎,開春之後,就能迅速修建了。倒是大汗與各部首領都搬入城中安居,到了冬季,也可以讓各部人馬將人丁都遷入城中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