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張惠說辛愛汗,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在一個旗幟之下,大汗旗幟所指,何人能敵?”

辛愛聽了,微微憧憬了一下,就搖搖頭說道:“可惜,這事情不能做。”

辛愛自然知道,他而今的實力地位不如俺答,而且蒙古左右翼是達延汗傳下來的。他如果擅自破壞,會喪失在草原上的人心。人心向背雖然很虛,但是有時候還是有影響的。

他沒有威望與能力做統一蒙古的事情,再加上大明虎視眈眈。他可不認為他不南下,大明就與他相安無事了。

張惠內心之中微微有一些失望。

他固然想掀起一場蒙古內戰,這是大有利於朝廷,能給周大人爭取更多的時間。不過他也明白辛愛不是傻子。他固然在政治上有些不敏感,但是並不代表他就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大汗英明。”張惠說道:“這一件事情的確不是現在能做的。不過,自古立志。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大汗當豎立起這個念頭。只有統一草原,將草原定為一,才能南下與大明爭鋒,否則就只能是糾纏於邊境的小大小鬧,去歲之事,可遇而不可求。大汗也不能超過老汗了。”

這一句話,說到了辛愛的內心深處。

其實辛愛內心之中一直有一個心結,那就是俺答為什麼不確定他為繼承人,如果確定了,他上位之後,就不會花了這麼長時間了鞏固地位。直到現在才有時間來想想,未來該怎麼走了。

辛愛說道:“而今本汗,該怎麼做?還請先生指點。”

張惠說道:“不敢,我此次出關,就是為了將一身本領用於此地,也讓大明天子看看我的本事。即便大汗不問,我也是要說的。”

“欲求樹之長遠,必先固根本。秦滅六國,有六世之餘烈,即便是達延汗,也有海都滿十幾年的栽培。大汗而今新登大位,外有強敵,內有跋扈之臣,此不可動兵之時,當求於根本之道。”

辛愛說道:“什麼是根本之道?”

張惠說道:“漢制。”

辛愛說道:“漢制有什麼好的?”

張惠說道:“有。漢制能最大的調動人力物力,單單說去今年秋天一戰,以大汗之見,若蒙古各部皆奮力拼殺,不惜戰死到最後一兵一卒,能否戰勝周夢臣?”

辛愛說道:“大概能吧?”

辛愛畢竟是打過仗,他太清楚了。蒙古人以劫掠為目的,一旦覺得是會賠本,他們跑得比誰都快。讓他們戰死到一兵一卒,即便是大汗也不用。如果蒙古人真能做到這一點,秋天那一戰,就不是今日的模樣了。

張惠說道:“各部為何不盡力?是皆有私也。以部屬為奇貨,為自己追求利益,絕不會敢損失。如此一來,遇見真正的險惡局面,漢人如果出一二如周夢臣這樣的將領,恐怕各部非聚集數倍之力,不能敵也。就如周尚文一樣。”

“而今明人多,而蒙古人少,還求數倍於明軍,今後豈不是會更加被動。”

辛愛說道:“難倒漢制能讓各部聽話嗎?”

張惠說道:“自然是能的。”

辛愛猶豫了一下,說道:“我看白蓮教那邊,也沒有好到什麼地方?難倒要讓蒙古人崇信白蓮教?這是萬萬不能的。”

其實對於辛愛來說,如果讓全部蒙古人崇信一個宗教,並沒有什麼不好的。但萬萬不能是白蓮。不是因為白蓮的教義有什麼問題,而是因為蕭芹的勢力已經威脅d到了他。他不可能容忍這白蓮教再擴大影響力了。

張惠聽了哈哈大笑,隨即輕蔑地說道:“白蓮,邪門歪道而已,哪裡比得上儒家列代先賢?白蓮的制度哪裡是漢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