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先斬後奏,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廷會同意嗎?”

楊繼盛說道:“不可能,吵上十幾年都不可能達成一致的。”

楊繼盛太瞭解朝廷上的人是什麼樣子的,特別是這一件是摻和進徐階與嚴嵩之間的爭鬥,周夢臣作為徐階的人,嚴嵩能讓周夢臣過關才算怪。而且這一件事情的確是有多犯忌諱之處。

徐渭說道:“正因為如此,大人才先斬後奏。其實也算不上先斬後奏。雖然沒有稟報朝廷,卻稟報了陛下。”

楊繼盛心中一凜,說道:“密揭奏事?”

周夢臣說道:“正是。”

楊繼盛說道:“陛下是怎麼說的?”

周夢臣說道:“陛下說他知道了。”

在這裡周夢臣,稍稍做了藝術加工。嘉靖原文是:“知道了。”但是周夢臣在這裡加了一個他,在楊繼盛理解之中,要麼寫的是:“朕知道了。”或者是默許的態度。

不要小看著一個字,表達的情況截然不同。

“知道了。”是中立甚至敷衍的態度。在很多毫無意義奏疏上,比如請安了,問安了這樣的奏疏。嘉靖就這樣批。但是“朕知道了。”就是很明顯的默許的態度,雖然沒有說讓你放手去幹,言下之意,你可以試試。

而且周夢臣在上奏給嘉靖的時候,也是用了春秋筆法。

讓嘉靖對事態範圍與情況又一點點誤判,而偏偏如果知道這一件事情之後,事後去對照著看周夢臣奏疏,卻也挑不出周夢臣有隱瞞,或者敷衍的地方。這就是徐渭一手漂亮文章。已經到了化境。

至於而今做這一件事情,有周夢臣的堅持。周夢臣等不及了。他在大同大開殺機,別利刃以對盤根錯節的時候,就知道。他在大同的行事風格只能有一個,就是強勢的推動下去。一來,大同的問題之多,容不得和風細雨。二來,大同作為邊鎮,對於文官們旁敲側擊,各種暗手不大熟悉,也不明白。他們只能認同這種強勢的,類似於軍中的行事辦法。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周夢臣只能入鄉隨俗。

不過,這時機卻是徐渭給周夢臣挑選的。無他,就是利於剛剛有的戰功。一場嘉靖以來第一戰功。朝廷總不能周夢臣的功勞還沒有焐熱,下面就拿他下獄吧。所以這個時候,周夢臣先斬後奏,受到打壓是最低的。

甚至如果他在北京活動好一點,是可以在嘉靖面前過關的。

只要能在嘉靖面前過關,下面的情況就好辦多了。

楊繼盛說道:“不過,即便如此。我勸你還是要回京一趟,在陛下面前好好的解釋一番。”

周夢臣說道:“我正有此意,不過一時間走不開。而今還沒有結霜,韃子或許還有能南下,我如果走了,大同這裡怎麼辦?我決定在十月之後,乘著冬天回京一趟,今日留下你,就是和你通個氣,讓你知道前後原委,等我走了,你要暫代我的職權。”

楊繼盛說道:“這沒有問題。只是你什麼時候回來?”

楊繼盛對這一件事情毫不在意,反正他暫代周夢臣職權,不是一次兩次了。也算是輕車熟路了。

“只是你準備去多久?什麼時候回來啊?”楊繼盛微微一問說道。他再輕車熟路也不是大同巡撫,而且周夢臣在大同的威望也不是一般大同巡撫可比的。很多事情他是代替不了楊繼盛。

周夢臣微微搖頭,說道:“不知道,這一去有很多事情要辦。我只能說最遲最遲在正旦之後,一定會回來,元宵之前,一定會在大同。如果事情順利的話,或許我會早點回來。只是這情況,誰能說啊?”

周夢臣此次入京,要做的事情很多。誰知道順利不順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