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大擴軍,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久不能戰。這樣即便是填滿了。恐怕也不堪戰吧?”

周夢臣說道:“不堪戰,就讓堪戰的來。我也不計較各衛到底有多少兵額。傳我軍令,令衛所所有士卒都自射身份,原因為兵的。如果堪用就留下,如果不堪用,就放還為民。依舊可以在衛所當地生活。不過編為民戶而已。”

很多人都以為衛所是存在的軍事機構,其實不然,衛所還承擔著一些民戶管理。各衛所下面都有一些百姓,這個情況在遼東最為明顯。開國之初,遼東其實也設過一陣子府縣,只是兵太多,民太少,索性全部劃給衛所了。當並不代表當地的百姓就全部編成軍戶,還是有民戶,不過都是在衛所的管理之下而已。

麻祿目瞪口呆,說道:“大人,這根本就是從頭建立十三個衛所啊。”

周夢臣說道:“正是。祖宗建立衛以衛邊牆。而今既然不能守衛邊牆,要之何用?而且,去歲大戰,朝廷給近二十萬賞銀,諸位也都腰間黃金暗藏,不過升官發財。財有了,這官從什麼地方出啊?”

周夢臣這麼一說,下面很多將領。頓時眼睛放光。

一個個盤算起來。十三個衛所,會有十三個指揮使,乃至於千戶,鎮撫,等等。不知道多少軍官。去歲參加白登山一戰大同士卒,幾乎要人人當官了,當然了,大多士卒大概只能當一個總旗,或者百戶之類的。

畢竟這個時代,對低階軍官要求不高,只要敢打敢衝就行了。

麻祿說道:“大人,這樣不好嗎?”

周夢臣說道:“沒有什麼不好的,當然了,本官一視同仁,有功則賞,陽和衛與高山衛在去歲之戰中,表現還算不錯,這兩個衛所指揮使讓他們來大同述職,仍任指揮使。”

不過,不可能讓他們留在陽和衛與高山衛了。

陽和衛與高山衛的人馬就是守陽和口的人馬,雖然他們鬧出了一個大烏龍,但好歹沒有望風而逃。堅守陣地,在一群衛所軍中,這已經算不錯了。

麻祿說得不錯。周夢臣根本就是將大同十三個衛所重建成為,名為衛所軍,但本質上完全不同的軍隊,或許唯一相同的就是番號了,原來叫什麼衛,現在還叫什麼衛。

周夢臣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做事要做徹底。

周夢臣到了大同之後,對衛所的軍官的打壓,可謂是大刀闊斧,血流成河。付出了這麼多的代價,不將這個頑疾搞定,讓他們將來死灰復燃,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其次,周夢臣雖然是大同巡撫,但畢竟不是大同王,他上面還有一個朝廷,擴軍這事情,是你說擴軍就能擴軍的嗎?真當朝廷不存在。所以周夢臣用了這個手段,如此從紙面上來看,大同前後的兵力根本沒有變化。

最後,周夢臣其實也想對衛所制度進行一定的改革。畢竟大明軍事上的衰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明軍制已經徹底的崩潰了。衛所制度爛透了,就好像是殭屍一般,死而不僵,依舊佔據著朝廷的資源。這也罷了,因為衛所軍制是朝廷祖宗之制。即便已經不能永和,還死佔著位置不放。不管是在後面搞出的家丁制,營兵制,募兵制等等。都被衛所制限制的。或者說根本就是多衛所制度的修修補補。如此一來,大明的軍事內外上下都是一團糟糕,這樣的情況之下,打一兩次防禦戰的勝利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想要裂土開疆的大勝。幾乎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