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血稅,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大同土地貧瘠,糧食產量畢竟不多。特別是周夢臣決定養十幾萬軍隊,糧食總是不夠的。另外一方面也是他在用經濟做調節。這樣的賦稅,如果租種的話,根本不大可能有人種。畢竟這不是江南,江南官田的能租出去,是建立在江南土地平均畝產在三石,甚至個別好地能到六七石,甚至傳說有極限畝產十石的。這麼多產出,拿出還可以接受。
但是在大同,承擔賦稅之後,再承擔田租,根本不可能維持下去。
但是如果免稅的話,一家人就能活得好好的。
周夢臣的就是儘量讓這些種田的家族都願意出一個男丁在軍隊上,並且這土地不可交易,不可分割。以保證為了免稅。兵源不斷。而且在軍隊上也有月糧,幾乎就是管吃管住。只是沒有多少餉銀而已,但是立功卻有賞銀。也算不錯了。
可以說這土地徵的是血稅。
這個章程,與楊繼盛商議過,楊繼盛甚至也出了不少意見,這數值的確定,也是楊繼盛計算的。因為也只有楊繼盛才知道百姓到底有多苦,這個數字要在什麼位置,才能讓百姓心甘情願地為朝廷買命。
只是楊繼盛還是不大同意這麼辦法。
一方面這個方法對百姓來說太苦了一些,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即便是周夢臣這樣設計的,但是在楊繼盛看來,也有太多的辦法可以規避。這個辦法或許能支撐十年,或者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但是不出三代人,這個體系也必然分崩離析。就好像府兵制,衛所制一樣,要知道,衛所制剛剛開始的時候,也是非常能打的。太祖皇帝就是靠著這些兵打下天下的。
但到了宣宗皇帝時候,就已經不行了。
這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不過,對周夢臣來說,這已經足夠了。幾十年事情,科技的發展絕對不會是這個樣子。但是朝廷有錢了,還至於有這個方法。畢竟這種方法其實都是朝廷沒錢的替代政策。朝廷有錢。以大明的體量最少需要一百多萬軍隊,拿衛所兵來說,額定三百萬上下,換成募兵,一年開支三千六百萬兩。如果朝廷能拿出這個錢來,其實也是可以的。不比什麼都強。即便士卒折中一下,也是一年兩千萬兩銀子,對於而今大明朝廷來說,自然是天文數字。但是對於瞭解科技帶來生產力爆炸發展來說,三千六百萬兩,還真不算多。
他不需要這個辦法能用上幾十年,他只希望這個辦法能用上十幾年,二十年上下,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執掌天下。
周夢臣忽略了楊繼盛的表情,說道:“麻祿,你此去巡視十三個衛所,要考核衛所現存的所有軍官,如果有能力的,都可以推薦到軍中,本官說過,會一視同仁,但是如果不過不勝任,就放還為民,做一個富家翁,對誰都好。而如果不合格,還硬要用,推薦者會有連帶責任,你要想清楚了。”
麻祿其實就是大同本地衛所軍官的代表了,雖然他很能打的。
不過,周夢臣從頭到尾就是對衛所體制去的,並不是對衛所體制上面依附的人。只要願意聽從命令,適應新的生活,或者乾脆離開軍隊,周夢臣也是願意給出路,給機會的。
但是前提是不能屍餐素位。
麻祿聽了,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說道;“末將遵命。”
其實而今留任的衛所軍官多多少少都是有點本事,一點本事也沒有,並殘害士卒的軍官,都在第一輪清洗之中咔嚓掉了。這是第二輪了。他們或許不能如周夢臣血戰中歷練出來的軍官相比。但也是能勝任一些軍官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