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當。

當然,他急著回京還有一個私人原因:兒子曹恪回來了,據說老爺對他頗為滿意,給他安排好了身份,以京師戶籍讓他去考童子試,看能不能拿個生員身份,如果表現好的話,明年接著參加順天鄉試。

家丁身份其實有各種好處,簡單的說就是背靠大樹好乘涼,但也有一個麻煩,就是一般不允許參加科舉。如果要參加科舉,主家首先要同意,這是肯定的,但有很多麻煩的手續要辦。

嗯,其實一般而言,主家都是不同意的,道理很顯然:考了功名,就是人上人,將來主家還壓不壓得住他,就不好說了——萬一這廝讀書厲害,不止是考了個秀才,後來又考了舉人怎麼辦?甚至萬一的萬一,人家考了個進士,自己就成老爺了,那這主家還有個鬼的壓制力?

不過高務實顯然是個例外,他的態度是任你考,你便是考個進士又如何?我這六首狀元是跟著你鬧著玩的?

就算你做了進士老爺,你腦門貼著一個斗大的“高”字,我對你恩重如山,這是天下人肯定會公認的——要不然你能參加科舉嗎?

所以,就算曹恪考中進士,只要他做出任何對高務實不利的舉動,都相當於自殺——政治自殺。

真正的牛逼,不是體現在欺負弱小,更體現在培養和提拔。

曹淦這一路估摸至少要走大半個月,暫時不必去說他。

接下來京師的大事,已經聚焦在郭樸頭上。

太傅、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兼中極殿大學士郭樸一連三日,三疏求退。

皇帝的批覆從“不允”、“溫言慰勉,不允”到“切懇元輔盡心輔佐,所請不允”一路變化。

但接下來,郭元輔求見兩宮了。於是當日兩宮又召見了皇帝。

次日,皇帝命司禮監傳旨,召集九卿等重臣,議增補閣臣。

這個舉動意味著郭樸求退大局已定,所以皇帝在做準備。

大明的歷代皇帝因襲了選拔官員的一項祖制,叫做廷推。凡屬高階幹部出缺,並非直接由皇帝定奪,而首先要由三品以上大員及各部主官協商,公推二至三人甚或更多,由皇帝選取任用。這種辦法一直沿用了整個有明一朝。

當然,皇帝就毫無作為了嗎?也不是,皇帝在這種時候可就名單圈選,亦可不予採用。

如“天啟三年正月,廷推閣臣,首列孫慎行、盛以宏,皆不用。”

又如“萬曆二十六年,吏部尚書蔡國珍罷免,廷推七人,李戴居末,帝特擢之。”

可見,大臣們的首推,有時並非皇帝最愛,有時所薦人選,皇帝甚至一個都瞧不上眼。君臣之間,用人標準差異之大,足令局外人莫名其妙。

不過,千萬不要以為皇帝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如此大度與和氣,要真是這樣,那就真有點皿煮得近乎可愛了。在皇權時代,皇帝手中有一條與廷推制度並行不悖的權力行為,叫做中旨,即皇帝可以自宮廷中發出親筆命令或詔書,以不正常途徑繞過中書門下(明時為內閣),直接交付有司執行。

雖然這一次,大夥兒都知道在這個局面下增補閣臣,其實不管九卿怎麼廷推,最終結果都是一定的:皇帝一定會選擇首輔臨走時推薦的那位。哪怕廷推的結果有異,皇帝也一定會否決廷推的人選,直接中旨拔擢。

當然,如果情況搞到這一步,問題就比較嚴重了,那說明首輔對內閣、六部等已經失去控制。而且,不由廷推而入閣的閣臣,面子上會很難看——沒有來得及廷推和廷推沒透過,這是兩碼事。

仍以大明為例,歷史上的萬曆年間,也出現過吏部尚書出缺,“天官”可是舉足輕重的職務,不必閣臣來得差。但廷推上來的人選萬曆都不中意,僵持不下之後,萬曆斷然下達了中旨,親自選定了當時首輔張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之春華秋實

唐僧掃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