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1章 朝歸倭附(卌三)“千古”的誘惑,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就是說,朝鮮半島北部的山體,與長白山脈可以被看作一個整體。而如果將視角擴充套件到朝鮮半島時,這片覆蓋整東亞大陸東北角的山地,整體上呈現為一個“人”字形,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山地,其實是它的兩個分支。

其實如果從高度上來判定這片山地的主脈在哪,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蓋馬高原為核心的朝鮮北部山體,比大明境內的山體(平均海拔800米),更有資格成為整片山地的嵴梁。

[注:“海拔”一詞最早由我國元代科學家郭守敬提出;“米”這個長度單位因為京華的大範圍使用,在書中已經普及於讀書人和商人群體。]

說明山脈分支與高度之後,高務實接著寫道,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來看,低海拔往往意味著更多的生存空間。而朝鮮半島東北部過高的海拔,使得整個朝鮮半島北部的可耕種土地嚴重不足。

也正是因為朝鮮半島東北部的山體過高,密度過大,使得過去即使是從松嫩平原出發的漁獵民族,在對朝鮮半島展開滲透時發現,繞經遼河平原,再越過海拔較低的遼東丘陵,從鴨綠江下游渡江的路線,都是最為可行的路線。

而對於從南線華北平原出發的華夏農耕民族而言,就會覺得沒有理由去碰朝鮮半島東北部那些高山了。

這是因為,沿著下遼河平原——遼東半島南緣的沿海走廊進入朝鮮半島的西部低地的路線,除了地勢平緩以外,亦不會在氣候上讓這些來自華北平原的族群感到不適(華北平原北部、遼東半島南部、朝鮮半島西北部處在同一緯度區間,並且海拔一致)。

如果朝鮮半島擁有足夠的戰略縱深,並以之與整個中央之國對抗,也許雙方現在的地緣分割線會建立在長白山主脈——遼東丘陵(千山山脈為主脈)一線之上。問題是以朝鮮半島的戰略縱深而言,他們甚至無力與東北平原的漁獵民族單獨對抗。

因此在歷史上就表現為基本上看不到以朝鮮半島為起點,向東北平原滲透的桉例——除非他們能夠從海路與東亞大陸上的華夏主體民族達成聯盟。這其中的典型桉例就是高句麗。如果從地緣的角度看,高句麗其實是典型的,由東北漁獵民族升級而來的政權。

由於燕山山脈的阻隔,華夏民族對於下遼河平原的控制一直是不穩定的。或者說下遼河平原的控制權一直是在東北漁獵民族和華夏農耕民族的手中交替——這其中最近的例子其實就是明末後金政權與明朝中樞朝廷在此進行的激烈博弈,可惜高務實不能舉這個例子,只好拿遼國壓制女真、金國又擊敗遼國來舉例。

高句麗政權是最早成功進入下遼河平原的東北漁獵民族。當然,這個“最早”是相對的,因為在華夏民族進入下遼河平原之前,這裡本來就是屬於漁獵民族的領地。

只不過高句麗族在與下遼河平原的華夏族(戰國直至漢唐)不斷接觸中,率先從華夏民族身上吸收了先進的經驗(包括組織形式和生產方式),在諸東北漁獵民族中脫穎而出,以國家的形式出現在地緣政治舞臺之上。

從這個意義上出發,高務實在文中表示,他認為高句麗實際上是整個東北漁獵民族的代表,和中山國的誕生過程具有相似性。

以高句麗為代表的東北漁獵民族,在佔據了下遼河平原之後,最有誘惑的選擇當然是越過燕山山脈,進入華北平原。只不過以東北平原的地緣潛力,是很難直接與整個中央之國的核心地區相對抗的。因此在做到這一步後,東北漁獵民族政權所做的,往往是先向東、西兩個方向擴張勢力範圍。

基於實力的對比,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往往是採用聯盟的方式,而對於狹長的朝鮮半島,武力征服是最為常見的方法。

如果能夠將蒙古高原、東北平原、朝鮮半島這三塊地緣勢力整合好,這些北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之春華秋實

唐僧掃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