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章 伐元(卅五)弄險令,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很多軍需都是此前數年慢慢囤積在那放著了的,所以倒不是說這千萬兩銀子都要戶部現在一次拿出來花掉,相當於高務實是提前搞了分期付款。
不過布日哈圖也沒對高務實的財政手段完全瞭然,有些東西他也不懂。除了“提前分期”之外,其實高務實還有“先打後結”的分期付款——明聯儲小額銀票。
在高務實收攏財權搞了大戶部之後,已經說服朝廷同意,全天下都可以使用明聯儲的這些小額銀票來納稅,因此明聯儲小額銀票實際上具備了法定紙幣功能。
而且,這個紙幣還不是後世米帝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後,全球貨幣逐漸演變出的“無錨貨幣”。明聯儲小額銀票是有錨貨幣,它錨定的就是白銀——你拿小額銀票去明聯儲,是一定可以按照面值兌換庫平銀的。
在國家主權信用沒有達到後世那種程度的時候,只有這種有錨貨幣的信譽才是有保障的,避免了大明原先那種寶鈔一路貶值,直至成為廢紙的趨勢。
而紙幣本身既然有了價值,那它就同時擁有了儲備屬性。這個意思就是:既然紙幣的信譽有保障,那我就可以直接把紙幣留在身邊作為儲蓄以備不時之需,或者存進錢莊也可以,總之不用拿到手就立刻去花掉。
這樣一來,假設高務實為了這次作戰下發了五百萬兩的小額銀票作為各部參戰兵力的軍餉,這裡面有一半面值的價值被儲存了起來,那麼市場受到的衝擊就只剩二百五十萬兩,這是可以接受的,哪怕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強度也比較有限。
即便剩下的二百五十萬兩也會慢慢釋放,但那已經無法對大明這樣巨大體量的市場造成什麼影響了,因此時間和規模就將這次戰事的經濟影響直接衝散,國家不會因此出現什麼動盪。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這筆錢發下去,比如有二百五十萬兩進入了市場,還會對經濟發展有良性的促進作用——你一個士兵打仗回來有了錢,自然會去消費,那麼賣東西的人就賺了錢。他們要麼也去買其他東西,要麼繼續投資,擴大生產或者貿易規模,總之最後都促進了經濟繁榮。而在已經開整商稅的北方,經濟繁榮又意味著朝廷還能收回一部分。
以上這些對於後世之人很好理解,但對於“古人”,即便是布日哈圖這種聰明人,也沒那麼好理解。畢竟古代社會長期存在的一種思維偏差,就是將“天下財”看做一個恆定值,到了朝廷手裡則民間困窘,到了民間手裡則朝廷困窘。這也是所謂“不與民爭利”一說的根基所在。
高務實當然不信這種落後思想。財富這東西是創造出來的,在眼下這個時代,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叫做“世界金融資本階級”的幽靈,那麼財富不足就只說明生產不足、貿易不足,解決的辦法就是提高生產、加大貿易,如此而已。
大明現在的生產肯定是在逐年提高的,貿易也是一樣逐漸增強,因此一定的通貨膨脹其實還有好處。真正糟糕的是如原歷史上一樣出現通貨緊縮,也就是所謂的錢荒,那反而會導致開工不足、貿易萎縮,繼而逼得有些人病急亂投醫,違背法度去和蒙古、女真做起被嚴厲禁止的一些買賣。
所以歸根結底,布日哈圖以為高務實的急切很可能是來自於財政壓力而非軍事壓力,這實際上是錯算了。
恰恰相反,高務實的“急切”還真就更多出自於軍事壓力。這個壓力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他對此戰所需要達成的政治目的要求太高——徹底消滅殘元,保證北方邊疆長期穩定併成為大明的軍馬場,以此應對將來必將到來的沙俄東擴。
沙俄東擴的早期主力一直都是哥薩克,因此又導致高務實對騎兵的關注程度大大提高。當他發現如今大明的騎兵連對已經被封鎖兩百年的蒙古人都做不到欲殲則殲,當然很自然的想到今後面對哥薩克時會是什麼局面——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