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章 伐元(卅五)弄險令,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得被人吊打?

因為前世工作性質的關係,蘇聯作家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高務實是認真讀過的,主人公格里高利的英雄形象像軍刀刻畫在高務實腦子裡那樣深刻。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俄國二十世紀前二十年代頓河哥薩克的歷史,作者用他的妙筆把這一時期波瀾壯闊的戰爭歷史畫卷描繪的栩栩如生。而事實上,真實的哥薩克歷史恐怕比文學作品更加豐富多彩。

在高務實看來,他們就是專為這個時代的戰爭而生的。一部哥薩克史,就是大半部的俄國史。他們自誕生那天起,就賦予了為沙皇俄國開疆拓土的重任,以至於後世俄羅斯一大半領土居然都是他們幫當時的沙皇小爸爸打下來的。

高務實對大明——或者說中華文明的將來走向,目前階段還存在一定的迷惘,但大明由陸路向北向西擴充套件,基本上算是他的主要構想。

既然要向北向西,那麼征服並同化蒙古就不過是第一步罷了,後期的主要“BOSS”必定是沙俄,必定是哥薩克。如果打不過哥薩克,甭管什麼遠景規劃,都註定只能失敗。

後世很多人對哥薩克的瞭解其實並不深刻,大抵只有幾個標籤化的形象在腦海中:兇悍、軍刀、頓河馬;狂躁、好酒、戰鬥傻。

前面一些標籤貼給哥薩克其實倒也大差不差,唯一奇怪的就是“戰鬥傻”。好像一提到哥薩克,就只能想到日俄戰爭時十萬哥薩克拿不下區區八千日本兵,彷彿哥薩克傻到只會拿騎兵去衝日本人的壕溝機關槍,簡直愚不可及、自取滅亡。

可事實是那個責任主要在於指揮官太蠢,指揮藝術完全沒跟上時代啊!看看後來蘇俄成立之初,哥薩克騎兵在當時蘇軍中的地位如何、戰績如何?那可是蘇聯騎兵中近衛軍一般的存在,以至於當時蘇軍騎兵部隊都以自己軍中有多少多少哥薩克為榮,直到後來被裝甲部隊取代才結束了其輝煌。

狂野的哥薩克騎兵歷來是沙皇俄國武裝力量的一根重要支柱,號稱“沙皇的馬鞭”。在數百年的歷史中,沙皇的每一次對外征戰,哥薩克騎兵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從征服喀山汗國到東征西伯利亞,從血戰奧斯曼帝國到爭霸歐陸戰場,哥薩克騎兵都起了決定性作用。

在七年戰爭中,因“斜擊”戰術而無往不勝的普魯士軍隊遭到哥薩克騎兵的橫掃,俄軍一舉佔領柏林,逼得強悍過人的腓特烈二世大帝幾乎自殺,哥薩克從此威震歐洲;1812年的博羅季諾戰役後,領教了哥薩克騎兵厲害的拿破崙發出了感慨:“如果我的軍隊有這些哥薩克,必將橫行於天下!”

而托爾斯泰更有句名言形容哥薩克:“哥薩克人沒有懦夫,他們生來就是戰士!”

這麼牛逼的一支騎兵,居然到後來成了“傻”的代名詞,簡直離譜。

何況,即便和哥薩克騎兵之間的戰爭還有一定的準備時間,但對於很可能近在眼前的援朝之戰,高務實現在也想到了騎兵的決定性作用。

其實在日本的歷史上,戰爭中也屢見騎兵的身影。幾十年前的日本戰國晚期,武田家的騎兵號稱達到數千騎奔突的規模,在織田信長大規模運用鐵炮以前,武田信玄的騎兵縱橫日本,幾乎沒有對手。

不過日本騎兵只能呈兇於島內,與大陸上的騎兵對抗則不堪一擊。在豐臣秀吉侵朝的壬辰戰爭中,日本騎兵就完全不是大明邊軍遼東鐵騎的對手,其規模、馬匹、戰術均處於下風,在整場戰爭中幾乎無所作為,被李如松從頭到尾吊打整場。

日本騎兵孱弱的原因在於規模不濟,馬匹矮小。作為島國,日本地域狹小,資源有限。千騎規模的騎兵作戰,在日本已經是最為壯觀的戰爭景象了,而且日本騎兵也不擅長大集團作戰,而是迷戀於“一騎討”。

日本本土的馬種“在來馬”是引自中國的蒙古馬,本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瞎眼嫡長孫,老朱寵我寵瘋了

河套大聖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