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9章 火中取栗(十四)新三崎城,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近又看見了第二道防線。這裡是南下進入三崎城最近也最窄的地區,東西寬度只有五里餘(2.7千米),海貿同盟完美展現了自己的實力,在這道防線上採用極有“唐國”風采的手段,興修了一道“長城”。
這道“長城”實際上是一道戚繼光式的炮堡長牆,每隔兩百米即設一處炮臺,炮臺上有固定炮座三處,分成三個面向:前方、左前方、右前方。實際上,這種設定和稜堡的火力設定思想類似,就是即可以對遠處的正前方開炮,臨近城牆時又能形成交叉火力。
除此之外,“長城”的城牆上方均設計火力口,也就是火槍手使用的城垛。這樣一來既可以居高臨下形成強大的火力壓制,又可以執行傳統的守城策略,如傾倒滾木礌石、火油金汁等,可謂是隻要有人守城,基本萬無一失。
海貿同盟租借三崎城還只有三個多月時間,這道長城居然就已經幾乎修建完畢,這樣的財力讓豐臣秀長極其震驚。雖然城牆的高度似乎沒有傳說中“唐國萬里長城”那麼高大(萬里長城平均高度7.8米,個別部分高達14米),但也有兩丈多高。
對於日本人而言,這完全是巨城的標準——小田原城的城牆高度也沒超過這裡!
倒抽一口涼氣的豐臣秀長這次總算明白兄長為何如此慎重了,這北洋海貿同盟的的確確是富可敵國,以他們這樣的可怕的實力,恐怕一年就能建一個小田原堅城。
懷著莫可名狀的擔憂,豐臣秀長在京華陸戰隊的放行下過了油壺關,正式進入到理論上的三崎城外城範圍,不多時便抵達三崎的城下町——其實這就是明人眼裡的三崎城。
在十六世紀的日本,多數戰國大名配合其領國的統一,伴隨著兵農分離政策的推行,領主下面的直屬武士團與商工業者被強制集中於城下,乃形成所謂的城下町,並逐漸發展成領國政治、經濟、交通的中心。
例如今川氏的駿府、大內氏的山口、武田氏的甲府、織田氏的安土以及豐臣氏的大阪,皆為有名的城下町所在地。
之所以有別於中國,是因為日本早前只把領主的居城當做城池來看,且由於經濟實力所限及常年戰亂,日本的大名們也只有建設自己堡壘式居城的實力,顧不上整個“城市”——城市城市,原本就是城池與市集。
三崎城的城下町原本沒有正經的城防體系,但京華既然來了,顯然不能容忍市集沒有防禦措施這種奇葩情況,所以三崎城的城下町建設也正在進行。
或許是因為城下町防禦設施不如北邊的兩道防線來得緊迫,目前並未建成,還在分段施工當中,已經建好的部分不到兩里長。
然而就是這不到兩里長的城下町城牆,卻把秀長再次震驚了:該段城牆至少應該有三丈高!三丈高的城牆,這在日本是聞所未聞的,即便是信長公所建的安土城,城防也沒有如此強到誇張。
實際上,三丈高的城牆就算是在大明也不差了。雖然這9米高的城牆與大明真正的雄城——如高達14米的大同城牆相比,多少還是有些小兒科,但不算一流也能算二流,放在日本就幾乎可以說直接超模了。
至少在此時的豐臣秀長眼裡,這三崎城重新修築完成之後,連小田原城也得把“日本第一堅城”的名頭讓出來。
善於修城的豐臣秀長不顧病體沉重,雖然坐著牛車,依然堅持要求去看了看城牆,然後他就發現這座城牆——或者說三崎城的整個城防體系除了極其高大的城牆之外,還參考了不少日本風格的設計,比如狹縫、扇坡、錯層等。
以秀長的眼光當然看得出來,即便護城河還沒有開挖(的確有設計,但京華在此地人力不足同時開工三道城防體系),但從城牆高度和海貿同盟的京華巨型大筒(他是按二號炮算的)射程來看,將來的護城河就算有一里寬也不奇怪。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