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9章 火中取栗(十四)新三崎城,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狹縫、扇坡、錯層等設計,秀長就更清楚不過了。

所謂狹縫,即城牆上的鐵炮(火槍)射孔。這些射孔是在石塊上鑿開而成,整體呈漏斗形,外小內大,外部被彈面積不到10×10厘米。射孔內有一梯形斜坡,長約40厘米,寬約50厘米,高低差約25厘米,士兵可俯臥支肘穩定射擊,內壁圓滑,人機工效非常好。射孔間距約2.5米,多名士兵可輪番從一個射孔射擊。

秀長髮現,海貿同盟的三崎城設計了不同武器的射孔,這些射孔是有差異的,其中鐵炮射孔呈正方形,弓箭射孔為長方形,大小相當於兩個鐵炮射孔,便於弓箭瞄準發射。

三崎城的主城天守閣很奇怪的尚未開始修建(日本人一般先修天守閣,即城主所住的城堡),不過根據秀長的理解,如此大的城下町城防之下,天守閣修建之後其上肯定還會有多個伸出城牆約半米左右的射擊臺,用於打擊攻到城下、位於牆根死角的敵人。

而扇坡也是很日本化的設計,與很多日本城池類似,三崎城下町城牆呈陡坡狀,帶弧形,尤其是城牆垂直交接處弧度更大,明顯拉長,使敵方攀爬距離更遠,越往上越接近垂直。扇坡處城牆採用體積更大的整體石塊,打磨光滑,石塊之間的縫隙小,非常難以攀爬。

最後是錯層。三崎城的城牆並非四四方方,而是在稜堡斜面基礎上再採用錯層設計,以製造防禦縱深、加大火力打擊面、分散敵人力量。

面對一字形城牆,敵方兵力可一線平推,支援火力可覆蓋整個城牆。而斜面交叉與錯層城牆則可將敵兵力分割為多段,支援火力也會受到錯層遮蔽。

錯層城牆構成L形陣地,將正面接敵變為正側結合接敵,從正面和側面構成交叉火力打擊敵方,火力發揚效果遠超一字形城牆。

打擊攻到牆根、位於正面射擊死角之敵時,一字形城牆防守者將不得不探出很大部分的身體才能完成,而錯層城牆可直接以側射火力保護。同時,錯層長度約在20至50米,正好在鐵炮或弓箭的有效射程內。

這些都是非常日本化的城池設計,或許是因為人多地少、機動空間狹小,所以日本軍事思想一貫強調正面硬抗,因此必須在戰術細節方面細緻縝密。這種日式軍事理念,甚至在二戰戰場也有體現,如《松山戰役筆記》中就曾經記載,日軍松山地堡群機槍射孔外小內大,射界極小,火力密度極高,與大阪城狹縫設計極為相似。

在日本明治年間的西南戰爭中,叛亂武士依託複雜地形對明治政府軍隊發動白刃衝鋒,松山戰役中日軍也曾依託草木掩護使用冷兵器對中國軍隊發起突襲,這些與日式暗室中衝出埋伏武士的設想相似。

日軍在松山戰役、硫磺島戰役和沖繩島戰役中,依託堅固地堡打出相對較低的傷亡比,或許也可從日式城防設計中看出端倪。

其實三崎城的設計本身就有高務實親自交待,讓京華基建派了那麼多人過來,也正是讓他們試驗一下。

至於原因,則是因為高務實知道在原歷史上的朝鮮之役中,明軍就曾經多次被日軍在朝鮮建設的日式城防坑得很慘。當時明軍高層將領報告給國內的許多奏疏中都提及“倭城難攻”之類的字眼,而很大一部分傷亡也正是因為多次強攻“倭城”而造成的——事實上明軍野戰傷亡反而比較小(這可能是因為明軍援朝部隊大多都是精銳的野戰軍,沒準換了衛所兵過去的話,戰績和戰損資料反而要互相置換一下)。

在豐臣秀長眼中,三崎城的三道城防體系可謂是“唐日合璧”,一旦建成,絕對堅不可摧。事實上他不知道,這三崎城的城防恐怕更應該說是東西合璧。

從他進入第一道防線以來便一直跟著他的一位陸戰隊排長,眼見得這位日本朝廷的大納言看著未修好的城牆默然不語,心中暗暗高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天:我在萬界成為傳說

寸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