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7章 迂迴計劃,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英退回海防之後,王英第一時間上書請罪。
只是奏摺到北京,然後再回來,是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
這一段時間大軍行止卻很成問題。
說起來,明軍損失雖然不少,稱得上傷筋動骨,但是要是說明軍沒有一戰之力,卻也是不對的。
只是軍中對白藤江之中鬼神莫測的水情,實在是忌憚非常。
說實話,大明將士並不怕安南士卒,甚至與安南士卒慘烈的以命換命,也不膽怯,畢竟這都在預計範圍之內。
但是對白藤江的水情卻擔心多了。
因為這實在搞不明白。
甚至擔心自己覺得已經搞不明白了,其實卻在安南人的算計之中。
如此一來,軍中的氣氛就詭異起來,以這樣的情況,再次進攻,自然是凶多吉少,白白消耗士氣。
只是讓王英撤退,他也有些不甘心。
這豈不是說明這一戰之後,他已經認輸,承認自己奈何不了安南人。
如此一來,王英情況就不好了。
朱祁鎮這些年為政,下面人也摸出來規律了。
朱祁鎮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臨陣換將的。
即便前番有敗仗,只有戰事還沒有結束,一般就不會換主將。
如果他在海防堅持下來,取得一場勝利,說不得還有一些轉機,如果撤軍的話,北京對他的處置,幾乎就不可更改了。
所以撤軍他不甘心,進軍又不可能,進退之間,著實狼狽。
王越見王英如此,私下來找王英,說道:“伯爺,可是擔心北京?”
王英冷笑一聲,說道:“怎麼?連你都嘲笑我?”
王越說道:“末將不敢,只是以末將之見,伯爺未必不能將功補過?”
王英心中一動,臉色緩和了幾分,問道:“計將安出?”
王越說道:“此戰營國公郭公,數路分兵,固然是諒山之地,擺不下這麼多人馬,分安南之勢,也是期望有一路人馬,能衝破安南人的關卡,一路破,則安南人就不可守了。”
“此豐國公之滅朝鮮故計也。”
“然而今三月有餘,所得不多,不出兩月餘,安南雨季到來,雨季攻堅,甚為不便,如此一來,再攻安南就只能期待明年了。”
“此事對伯爺大為不利。”
“大軍鏖戰半年,無有寸進,這板子要打在誰身上?”
王英聽了這一句話,悚然而驚,滿嘴苦澀之意,瀰漫於胸腹之間,只覺得是吞了黃連,破苦膽,臉色煞白,汗如漿出。
他此刻才明白,這事情比他想象的還嚴重。
有時候,受到什麼處罰,未必是真有那麼大的罪過。也要考慮政治的。
從王越的假設推導。
一旦大軍半年無功,這是一點要追究責任的。這是毫無疑問的,朝廷總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問題是,怎麼給這個交代?
是郭登負責嗎?
郭登作為主將,自然是要承擔責任的,但決計不會是主要責任。
有兩個原因,郭登負責的諒山主戰場,雖然打的不順利,但是明軍依然一寸寸的前進攻,雙方死戰不休,沒有一日停止。
總體上來說,明軍是佔據上風的。
諒山附近安南所有的府縣的壯丁,都已經被徵召上陣了。如果沒有這源源不斷的支援,諒山早就破了。
再加上誰都知道諒山這裡的地勢,即便是將白起李牧之輩放在這方寸之地,也不過是這個樣子了。
雙方將領發揮的餘地是很少的。
其次,就是但凡朝廷要攻安南,能夠協調幾十萬大軍,有這個能力,鎮得住場子的將領,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