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7章 迂迴計劃,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無非幾個。
歸罪郭登容易,這戰事還打不打了。
只要朝廷滅安南之心不死,郭登就不會受到什麼處罰,無非是戴罪立功而已。
但是這就有一個問題。
打不下安南是事實,郭登又不能多怪罪,那麼歸罪於誰?
難不成歸罪於朝廷在時機沒有成熟的時候發動安南之戰,決計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又下面幾員將領負責了。
而且官職太低不行,沒有過錯也不行。
王英獨立領兵,又是伯爵,又兵敗白藤江,損兵折將。怎麼看就是背黑鍋的上佳人選。甚至嚴苛的來說,並非背黑鍋。
如果王英能打出來一個白藤江大捷,安南又如何能堅持下去?
如果單單是兵敗白藤江的責任,王英估計不過是罷官奪爵,最多再加上流放。但是如果將南征之敗歸為他頭上。就不是他一顆人頭,能夠承擔下來了。
王英越想越怕,對王越說道:“王兄救我?給我指一條明路。”
王越說道:“末將不敢,只是卻有一愚之得。”
“伯爺即便想將功贖罪,也非要得力之人為伯爺說話不可。而今此人唯有營國公,而營國公所念的無非諒山之戰,伯爺也要給營國公出力才是。”
“營國公分我與毛銳分攻兩地,無非想要出擊諒山之後,而今伯爺何不與我合兵一處,從海路攻廣寧。”
王英皺眉說道:“非是愚兄不念於此,而是廣寧外海島嶼林立,海況複雜,比之白藤江不差多少,廣東水師不能在此地建功,我南洋水師也未必有什麼用處?”
王越說道:“伯爺此言差矣。”
“海防一帶,乃是安南之腹心,比之京師,就是內三關,其地形水勢,安南上下,豈不爛熟於心,但是廣寧於安南也是邊荒之地,末將與安南人數戰,就知道安南人對當地水情決計沒有如白藤江這般熟捻。且安南水師於大江之上,不可能飛到廣寧去。這方面的擔憂,伯爺可以放心。”
“此其一也。”
“伯爺水師火炮強勁,船勢如山,必要時,可以如陳友諒之攻南昌,逼船就城,令我軍可以登岸列陣。安南人固然堅韌,但是更多是防守,如果與我大明列陣而戰,末將擔保,足以破賊,到時候助營國公打贏諒山之戰,之前的事情,朝廷自然是一筆勾銷。”
“縱然不果,營國公也知道伯爺的心意,畢竟這安南之戰中,用水師的時候多了,用生何如用熟?”
王英心中一動,立即明白。
這是要讓他靠向郭登。
說實話,王英在明軍軍中也算一個小山頭,。
這個山頭是隨著朱祁鎮重視水師發展出來的,與京城的各家勳貴的關係都不大,他而今雖然在郭登麾下聽命,但是與郭登的關係,只是普通上下級的關係。
從王英這一戰規劃之中,王英白藤江之戰,根本是撇開了郭登,想要獨佔攻克升龍的大功。
在失敗之後,也是向北京請罪。似乎有意無意的忽略了郭登。
此刻,想要郭登為他說話,總是要表示一些誠意。
只是這個誠意讓王英滿心苦澀。
聽王越說的好聽,什麼逼船就城,什麼火炮強勁。其實就是一句話,要南洋水師的火炮打陸仗。
廣寧外海雖然情況複雜,但是總體上廣東水師還是佔據優勢的,最大的難題在兩處,一處是如何登陸?
廣寧沿海缺乏天然良港,船隻靠近就容易擱淺,可以登陸的地方,也就三五處而已,自然是安南軍隊重兵把守。
王越所謂的逼船就城,就是想讓南洋水師的大船趁著漲潮擱淺近海,成為明軍登陸的關鍵堡壘。
說實話以這些大船堅固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