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8章 其言也善,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先長嘆一聲,說道:“我死之後,向大明稱臣,不惜一切辦法,一定要向大明稱臣,甚至將你兒子,派往北京,幾乎不惜一切代價。”
瓦刺已經打不下去了。
也先很明白這一點,即便是整頓好內部,瓦刺想要反擊大明,也需要十幾年舔傷口,不要看,瓦刺而今如果傾盡全力,還是能夠湊足十萬兵馬。
但是兵馬與兵馬是不一樣的。
每一次大敗之後,重組的軍隊都差一個檔次。
到時候十萬大軍,大概類似於兀良哈各部的水平,明軍數萬騎兵足以橫掃。
所以,現在瓦刺對抗大明最大的力量,並非兵馬了,而是足夠寬的戰略縱深。
不惜一切辦法,與大明議和,什麼稱臣納貢,都不是問題,草原之上殘酷的自然環境,讓草原上人為了生存,從來不在乎面子的。
哪怕是殺父之仇,在生存面前都足以讓步。
阿次帖木兒說道:“父汗的意思我知道。”
阿次帖木兒其實明白下面的輿情。
如果說,之前敗仗,瓦刺還有很大的不服氣。覺得不過是僥倖而已,但是燕然之戰,卻硬生生將瓦刺的脊樑骨打折了。
之前看藐視大明稱之為南朝,而今都回到了大明,甚至朝廷的稱呼。
這種不約而同的稱呼轉變之後有多少惶恐不安之意,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從上到下,既沒有與大明打下去的實力,也沒有與大明打下去的心力。
所以求和是必然。
甚至在之前,也先已經派了不少使臣去北京求和。
當然了,當時也先還佔據瓦刺,在和議的條件之上,還有一些硬氣,卻沒有想到大明根本不接受任何瓦刺的使臣。
“如果,大明不接受該怎麼辦?”阿次帖木兒問出他最擔心的事情。
也先猛地咳嗽兩聲,又噴出一口血來,說道:“西行。”
阿次帖木兒說道:“西行?”
也先說道:“沿著當初長子西征的道路,一路向西。找到草原豐盛的地方,重新建立瓦刺的家園。”
阿次帖木兒從來沒有想過這樣做。
在他想來,天山以北一帶,乃是瓦刺各部世代繁衍的土地,如果說漠北的土地,乃是脫歡從韃靼手中奪下來的。那麼天山以北這一大片草原,卻是瓦刺祖產了。
這是瓦刺決計不能放棄。
也先說道:“如果大明咄咄逼人,就西行吧,有水草的地方,就要牧民,有牧民的地方,就有瓦刺。”
也先之所以做出這個決斷,也是他不知道思考過多少次的。
他年輕的時候在西域征戰,可以說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是打大明的時候就束手束腳,即便有貓兒莊一般的大勝仗,卻也是不知道消耗了多少腦細胞了
總體來說,一個趨勢很明顯了。
那就是東強西弱。
這個趨勢,也先看到非常清楚。
他的西邊的敵人,乃是內部混亂的察合臺汗國,隨著帖木兒死亡而四分五裂的帖木兒帝國,可以說一盤散沙。
瓦刺十萬騎兵對大明來說,不夠一盤菜。
但是對這些勢力來說,卻是足夠決勝滅國的力量。
不過,有一點也必須考慮。
那就是打大明,什麼都有,那怕死上不少人,入關搶劫一次,也是賺的,但是打西邊就不一樣了。
雖然也有富饒的地方,但是不少地方比瓦刺還窮。
這就是為什麼從馬哈木,脫歡,也先都向東擴張,甚至一度擴張到大海之側,卻不向西擴張的原因。
當然了,還有其他原因。
比如宗教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