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2章 瓦刺使團,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京中的喧鬧之極的時候。
禮部的一處院子之中,四周都有京營士卒把守。連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看似是貴賓,卻是牢籠。
在其中的不是別人,正是伯顏帖木兒。
阿次帖木兒所選的路線不錯。
伯顏貼木兒到了西北,各級將領不敢怠慢,就報到了于謙這裡。
于謙自然是做不到封鎖訊息,斬殺使臣的事情。
且不說人臣沒有外交之權,不管他支援還是反對議和,他都不可能對北京隱瞞,其次,在於謙看來,仗打到這個地步,已經可以緩一緩了。
要知道在永樂末年,太宗皇帝當時僅僅想與韃靼以瀚海為界,只是太宗皇帝不知道該與誰談,那就是繼續打便是了。
而今朝廷已經做到了遠超太宗皇帝預期的事情。
于謙對於戰和之事,不置可否,但是卻也覺得與瓦刺的征戰,是該緩緩了。
保持同樣的想法的人,有相當一大部分文官。
而這意見一層層的傳導在陳循這邊。
陳循作為首輔,天然具有兩面性,面對下面的百官,他代表君權,但是面對皇帝,他又要代表群臣。
作為兩者之間溝通的橋樑。
陳循不管是願意不願意,都必須承擔這樣的責任。
故而陳循就藉著瓦刺使臣這一件事情,來見朱祁鎮。
其實瓦刺使臣在京師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只是內閣屢屢進奏。朱祁鎮都拖著。
在陳循求見的時候,朱祁鎮正在教太子。
太子監國數月,更多是一個牌位而已。大事都發給行在,小事又內閣處置,但是即便如此,太子第一次接觸到國家大事,也存著好好學習的心思。
積存了好些問題。
此刻正在問朱祁鎮。
最大的問題就是賑災。
太子問朱祁鎮說道:“孩兒細細翻越了今年以來賑災奏摺,今年減免與發賑的糧食,大概有在一百五十萬石以上,孩兒覺得,這其中難道沒有情弊嗎?而且往年文件來看,似乎年年都有賑災之舉。難道這天災真的沒有辦法避免嗎?”
朱祁鎮說道:“問的好,賑災裡面豈能沒有情弊,這裡面的情弊從來不少,謊報災情的,瞞報災情的,剋扣賑災糧的,如是種種。什麼花樣都有。”
朱祁鎮說到這裡,忍不住露出一絲譏笑。
官僚從古到今都是一個樣子,自然有被火災,被-自殺的事情發生。
朱祁鎮敢肯定,他每年發出的賑災糧,有一部分決計是被吞了。
“不過,生民為重,有些事情不可深究,只是不可不查,每一次賑災過之後,朕都會令東廠錦衣衛查上一遍。”朱祁鎮說道。
太子說道:“可是東廠錦衣衛就可靠?”
朱祁鎮點點頭,說道:“我兒深得朕心,自然不能全信的,要對照三方面的文書,地方官的,御史的,東廠的,錦衣衛的,四方對照,差太多,自然是有問題的,就專門從錦衣衛之中挑選人再查,如果都一樣,問題更大。就從朝中選清正的官員,如耿九疇,王宇等人,讓他們再查一遍。”
太子有些不明白了,問道:“四方文書一樣,會有大問題?”
朱祁鎮卻沒有回答,說道:“這就是你今天的作業,好好想想吧。”
這個問題,朱祁鎮之前也沒有想到。因為統計口徑調查方向不同,各方面的訊息決計是有好些誤差的。
反正朱祁鎮還沒有見過,數年調查出來的事情都一模一樣的。
所以,但凡各個方面報上來的東西都一模一樣,只能說明地方上已經鐵板一塊,連東廠錦衣衛都被地方官收買了。
所以要派重臣去。全面大清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