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8章 重構東北戰略,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祖輩追隨太祖皇帝開國的功勞。
如果人數不夠,孟瑛也說過,數年大災之下,雖然救災得力,但是依舊有不少流民。可以編流民入軍戶。
而到了朝鮮之後,重新調配土地,卻是實打實的。
如此朝鮮衛所也可以維持上一段時間,數十年,一代人左右。等朱祁鎮將其他各地衛所一一削平,或者改造之後,再收拾朝鮮衛所不遲。
孟瑛聽了朱祁鎮的話,心中猶豫了一會兒,說道:“臣恐中原衛所,承平日久,早就不堪為戰了,到了朝鮮反而壞了朝廷大事。”
孟瑛寧肯招新兵,重新建立衛所,也不願意遷徙舊衛所,就這裡的貓膩有多深。朱祁鎮輕輕一笑說道:“無妨,此等大事,朕不急於一時,今年武學的學生,都派往要遷到朝鮮的衛所,實在是故土難離,朕也聽其自便,只是天下衛所缺額日增,朕也不原因再清軍擾民,所以,這遷離的衛所留下的土地,就歸為府縣了。這一點要說明白。”
“臣以為陛下所言極是。”劉定之立即開口說道:“滕國公之前也不是說過,即便是流民也能訓練為軍,朝廷經制之軍,反而不如流民了?”
劉定之對財政時時刻刻的關注著,他身上的壓力也很大,朝鮮駐軍大概要十幾個衛所,或者更多一點,按照每一個衛所五千六百人來算,遷徙的人數在七萬到十幾萬之間。
而這些衛所佔據的土地,可是一大片土地,畢竟在國初,地廣人稀,軍方屯田佔據的田地決計不在少數。
只是在衛所體系之中,收不上粒子糧,但是落到府縣手中,豈能收不上來糧草,如果做成這一點,每年賦稅最少多出幾十萬石之多。
能比上好一兩個府的賦稅了。
對劉定之來說,自然是多多益善,自然要出言支援。
朱祁鎮說道:“就這麼說定了。兵部,戶部,五軍都督府聯合督辦此事,不用太急,但是正統二十一年,一定要全部落實。”
孟瑛看著劉定之,又看著王驥,只能說道:“遵旨。”
“在此之前,前軍就在朝鮮駐守一兩年吧。只是如此一來,京營就不大夠用了,這一次派往朝鮮的軍隊。也將城防軍派出一些,也好招募新兵。”
朱祁鎮對城防軍的戰鬥力,從來不大指望的,也趁著這個時候精簡一下,如果真不能作戰,到了朝鮮落戶為民,也比北京強多了。
畢竟在北京可沒有分田的可能,但是在朝鮮卻是可能的。
朝鮮一國的財富,給了朱祁鎮很多的操作空間。
朝鮮事務就議出一個大概了,剩下的細節就要看徐有貞的做法了,如果徐有貞做得不錯,那麼將來內閣之中,就有他一個位置。
朱祁鎮將話題,轉到了海西上面。朱祁鎮說道:“朱儀領五千士卒駐守肇州城,我看過前線的肇州城防圖,這肇州城小,又年代久遠,很是殘破,五千士卒到底能不能守?即便能守,又能守到幾時?”
朱祁鎮雖然也想開疆擴土,但是本質上他還是一個比較穩重的人,決計不會因為不可能完成的目標,還強令下面士卒做些什麼?
每一次戰鬥目標,朱祁鎮儘量讓明軍一方從各個方面勝過瓦刺,然後再要求下面打勝仗。
所以得到肇州,朱祁鎮固然高興,但是也同樣擔心,孤懸於外,如果守不住,白白浪費士卒性命,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守。
這個問題,回答的自然是孟瑛。
孟瑛說道:“一座城池能不能守,或在儲備,或在人心,或在城垣,各種原因紛雜,到底能不能守的住,即便是臣也不清楚。”
“但是臣以肇州的得失,不在肇州能不能守,而在肇州要不要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