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2章 塞上江南,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見濬帶著本部人馬也就收工了。
回到了營地之中,卻見一邊有一個大工地。朱見濬知道,這是新選址蘭州衛。這個蘭州衛在蘭州城東北方向三十多里。
他所挖掘的渠道,就算得上是蘭州衛城的配套工程,這些沿著渠道新開墾出來的良田,都要歸屬蘭州衛。
畢竟蘭州位北遷了,也不可還保留當初的土地。
朱見濬回到營地休息一夜,第二日,就要回蘭州覆命。
雖然西北上下都有意隱瞞朱見濬的身份,但是有些東西卻是遮掩不住的,大部隊人都知道,這位千戶乃是京師一位大貴人的子嗣。
甚至不知道哪位國公的庶子。
總之是頂頂有背景的。連於大人都對他另眼相看。
故而,蘭州衛上上下下從來不敢得罪這位小爺。此刻他終於將工程完成了,要回蘭州,自然是沒有人敢說一個“不。”
於是乎,朱見濬帶著百餘護衛,從還沒有修建完成的蘭州衛城,就一路南下,沿著蜿蜒的山道。行軍半日,就來到了黃河邊上。
看見黃河,朱見濬也不由的鬆了一口氣,覺得見了人煙了。
黃河在下游為害,但是在上游還是非常重要的生產資源。
于謙在蘭州所有的水利工程都是圍繞著黃河,以及黃河支流做文章,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所以除卻黃河兩岸有狹長的衝擊平原人煙比較稠密之外,其他地方都近乎荒蕪無人的狀態。
見了黃河之後。
朱見濬就沿著黃河一路西行,大概在天色擦黑的時候,能夠到了蘭州城。
此刻的蘭縣已經變成蘭州了。
而蘭州的知州就是丘浚。
于謙比較是三邊總督,即便是在營造水利之上,他也不可能專注於蘭州本地的水利建設。在於謙任職西北,乃是整個西北水利修建的高潮。
于謙甚至奏請皇帝,截留陝西的賦稅,全部留於當地修建水利。
在人員配置上,陝西都水司真正變成了與陝西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司並列的衙門,幾乎每一個府州都增設了一個同知,縣裡也多一個縣丞,專門主持水利工程,修繕維護水利工程。
于謙還奏請朝廷,按照之前捐獻糧食賜冠帶的辦法,凡是有士紳願意興建水利,朝廷願意賞賜冠帶。
但是他們修建的渠道,必須要透過官府的審查。
這就是為了防止為了水源爭鬥的。
這一切都是于謙為了西北特殊的環境量身定做的。畢竟西北多山,又旱,沒有與河北水利那般的全流域治理的工程,更多是多而小的灌溉工程,三里五里的河道。能灌溉幾千上萬畝的水利工程。
官府不能一一指揮,只能想辦法提高民間修建水利的積極性。
雖然西北殘破。比不上中原富庶,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有一些有錢人的。
而蘭州作為于謙的駐地,在修建水利上尤其賣力。、
丘浚去年,也就是正統二十三年一年,修建五道河渠,灌溉土地近十萬畝,很多小工程就不說了,蘭州最顯眼的標誌,就是此刻朱見濬看到大水車。
這水車,決計不能說小。
這水車都是車輪狀,最大的直徑有十丈,能將黃河之中的水提到河岸之上,要知道在這裡的黃河,卻不是地上懸河。
河水是低於兩岸的。
而兩岸乃是蘭州少有的良田,自然想辦法灌溉的。
但是這低著一兩丈,高則數丈的落差,如何將水提上來,也是一個難題,西北地方固然有能工巧匠,但是對這個問題,也不是太好解決的。
還是朱見濬出面,向朱祁鎮提了這一件事情,朱祁鎮讓負責修建草原馳道的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