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2章 風雲會聚,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就是安南國力的極限了。
黎思誠決定御駕親征也就不願意將這大半副家當交給別人手中。幾乎是太阿倒懸了。特別是他也是剛剛登基,在國內沒有什麼威信。對於軍權更是不敢有一絲的放手了。
於是乎,黎思誠帶十萬精銳來到憑祥城下。
在短短一道關卡,大軍綿延數十里。甚至大軍都不能在此地展開,只能層層佈防。
可以說聲勢浩大之極。
在北邊幾十裡就是明軍大軍,以毛勝本部的滇軍與廣西大軍,還有當地重新召集起來的土司狼兵。
區區憑祥小縣,面對如此大軍,憑祥土司李成,一個五六十歲的,老土司,年輕的時候也跟隨大軍去過安南。
但是也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大的場面。
李成將李家所有的人都召上城池,幾乎連同老少婦孺加在一起,也不過兩三千人而已,至於所謂的城池,更是簡陋之極的夯土建築,放在九邊,連一個千戶所的規格都算不上來。
也就是說憑祥而今沒有被攻下來。
並不是憑祥城池有多麼難守,而是安南大軍被黎思誠叫停了。
黎思誠此刻到了軍中,二話不說就賞賜全軍,激勵將士,臨陣之前,氣可鼓不可洩。一時間安南大軍歡呼之聲,有驚天動地之感。
眾將自然向黎思誠求戰。
黎思誠搖搖頭,說道:“北寇乃大國也,不可力敵,故而如果北寇來救,這一戰就打,如果北寇喪膽,這一戰就不用打了。”
“而且打也不要在這裡打,敵強我弱,當誘敵深入。”
在黎思誠心中,他估計想拖下去。但是在這個時候卻不能說出來。
而且在黎思誠心中卻知道,時間在他們這一邊,因為雨季快要到了,一到雨季,連綿的陰雨根本不利於作戰。
明軍甚至不適應這裡的氣候。
到進入雨季之前,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熬過這一個多月之後,今年這一戰估計就要罷手了,到時候想辦法透過外交手段,結束這一場毫無意義的戰事。
這個理由,黎思誠知道,毛勝也明白。
毛勝此刻也在太平府城之中,坐立不安。一方面他將各地土司人馬,其他各路人馬都聚集在太平府。
另外一方面,他在等。
對,在等北京的命令。
這也是一種自覺,雖然朱祁鎮對廣西說是放權了,這個時候毛勝可以自主決定反攻安南,但是作為在官場上混跡了多少年的老油條。
他自然知道,做了決定就要承擔責任。
所以,他上報欽州黃氏之事後,就在等朝廷的決斷。
當然了,他也不是什麼事情都沒有做,最少他令董興進入欽州七峒,也就是黃氏原來的領地。
但是到了之後,卻發現人去樓空,安南人已經將所有人都帶走了。
這一帶本來就不是什麼好地方,此刻也成為一片無人區了。
劫掠對面的人丁,補充自己的戶口,這也是兩國交戰的正常動作。
如此一來,董興就帶領廣東的軍隊,駐守欽州,負責這一帶的防禦,或者進攻。
不過,這一帶臨海,安南並沒有在這裡打仗的意思,畢竟安南的水師比明軍的水師差了不少。
在這裡開戰,不確定因素不少。
安南當地突入憑祥城下,也就是確定了雙方作戰的地方。那就是憑祥方向?
為什麼?因為憑祥的地理環境。憑祥城南邊不遠之處,有一處天險之地,在洪武年間修建了關卡,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鎮南關。
說起來,這裡才是安南與大明的邊境所在。
只是鎮南關天險自然是險峻的,不過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