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5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麼多人口聚集,更是在北京城南形成一座小城了。
其三就是北京獨特吏員制度了。
整個大明也就是北京這裡,所有吏員都不是世襲的,而是考試進入的。類似於公務員。再加上北京城每年最少要數萬兩的收入,是整個大明最富裕的幾個府之一。也能支撐起這樣的體制。
所以北京吏治要比其他地方都好一點,這樣的情況,又吸引了人員聚集。
張宗周卻不知道其中細節,他卻從貨物糧價上看得出來,黃驊決口對大明的影響,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深。
不過,他只是走馬觀花,他想要深入瞭解大明,就要見一見一個一直在北京城中的活著的人。
只是北京城乃是錦衣衛的天下,可以說瓦刺每一個能進城的人,都在錦衣衛的監控之中,他想見誰,都要細密的安排。
否則就是惹禍上身了。
張宗周還在細細等待機會,卻不知道,他所出的試探已經在內閣之中炸開了。
文華殿。
“臣以為萬萬不可。”胡濙滿頭白髮都要豎起來了,他怒喝道:“有太宗之遺訓,‘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蕃,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朝廷當鑑於兩宋之教訓,從無此舉,而今區區瓦刺敢有辱天朝,臣雖年老,但尚能食鬥,請一支兵馬,擒此獠於陛下。”胡濙乃是太宗皇帝的心腹。
他對很多事情,都不在乎,每日上朝也都是例行公事,頗有難得糊塗之態。但誰真認為他老糊塗,可就錯了。
胡濙對很多事情可以不在乎,但是對太宗身後名,卻是在乎的。
這一件事情,分明是打太宗皇帝的臉。
胡濙萬萬不能忍受的。
“胡先生坐下說話。”朱祁鎮勸慰道。
胡濙雖然說的厲害,但是朱祁鎮卻不敢將大軍託付給一個文官,只能安撫下去再說。
對和親之事。朱祁鎮也有非常冷靜的判斷。
朱祁鎮自然不想和親了。
明朝沒有和親的前例,朱祁鎮也不想從他這裡破了。但是他也要考慮現實情況。朱祁鎮並不想現在與瓦刺開戰。
如果能拖住瓦刺,區區一個女人,朱祁鎮才不在乎,反正不是大明正牌公主。
但是很多事情,不能這樣想。
要考慮政治影響,正如胡濙所言。
很多事情,其實並不是一個皇帝說什麼就能一直堅持的,大明一直堅持不和親,不妥協,其實是對兩宋歷史的反思。
宋朝從來是一戰就和,一和就忘,然後再戰再和,再次苟安,直到被逼到大海里。
這種慘烈的下場,讓任何文官士大夫對和議,對和親都是非常排斥的,更不要而今大明國力強盛。
很多人的記憶還都活在太宗年間。活在大明軍隊對草原的全面壓制的日子之中。他們怎麼可能會同意和親。
所以這事情一傳出去,定然有很多一批官員上書反對。
胡濙只是其中之一。
當然了,並非沒有人支援。
最大的支持者就是曹鼐。
曹鼐說道:“太宗之遺訓,臣不敢有一時或忘,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也。戶部已經近乎空空如也了,大兵未動糧草先行。”
“臣並不是同意和親,而是應該與瓦刺緩和關係,虛以為蛇,拖過這一兩年,黃河大工結束,想來瓦刺也不敢南下了。”
朱祁鎮也沒有說什麼。
這個意見,其實是之前所有大臣的意見。
否則瓦刺使臣明顯超出了人數,為什麼大同還下令要放行。就是因為黃河大工,調動了天文數字的銀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