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4章 跨過鴨綠江,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種根本性矛盾不解決,想要士卒軍紀變好,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今也是如此。

越過了鴨綠江後,京營的軍紀保持的很好,因為京營每年十二兩銀子,軍營之中還管吃喝用度。

而遼東軍的軍紀就不行了。

一來是習慣,二來就是窮了。

但是王越,眼睛裡面不容沙子,進入安州之後,一口氣砍了十三名將領的人頭,讓曹義大怒,在鴨綠江畔的鏖戰,都沒有戰死這麼多將領,沒有想到大勝之後,反而正了軍法。

曹義與王越大吵了一架,不歡而散。

王越也不得不改變自己辦法,將繳獲的大量物資,先行犒勞軍中,然後重申軍法,這才將這一場風波過去了。

當然了,兩人各自上本,直抵君前,那是免不了的。

朱祁鎮見到兩人的報捷文書之後,大喜過望。

不到三個月,就有如此決定性勝利,今後朝鮮戰事固然一時半會,結束不了,但是總體來說大局已定。

甚至可以因糧於敵了。

比如王越這一次犒賞全軍,就洗了安州地皮,再加上朝鮮軍隊遺留下來的大量物資,才能做到的。

即便如此,也大大降低了朱祁鎮的財政負擔。

無他,今日入春以來,大旱。

這一次大旱不僅僅是波及河北,而是南到江西,北到河北,西到山陝,都是下雨很少。河北倒也好一點。

畢竟河北水利覆蓋面積,僅次於江南。

即便是旱情之下,河北糧食雖然減產,但是依然有收成,當今的夏稅還是能夠完成的。但是江西就不一樣了。

江西巡撫韓雍的奏摺之中,朱祁鎮看到了江西吉安為中心,大旱三年的殘酷局面。

江西乃太祖皇帝龍興之地,人煙稠密,百姓富庶,前兩年大旱,雖然有些困難,但是總體來說,還是能夠熬過去,賑濟人口,在十幾萬,到三十幾萬之間。

但是前兩次大旱,已經耗盡了江西的元氣,而這一次大幹旱,受災人口在百萬之上。

百萬人口,三十萬戶,已經是江西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間了。

任何事情乘以百萬都是一個大難題,而今年,朱祁鎮面對兩個百萬級別的賑災,江南雪災,與江西旱災。

而且,除卻這兩個地方之外,其他地方並非沒有災情,只是與之相比相形見拙而已。

所以大規模免稅,賑災,已經成為事實了。

朱祁鎮一邊向下面撥款,一面要求儘量以工代賑。

面對災情越多,讓朱祁鎮心中大基建的心思越發濃烈,在他看來,所謂的災情,一半是因為天災,一半是因為水利基礎設施不健全所至。

如何北之前也是春旱夏澇。

而今天時變了嗎?沒有,但是不管什麼樣的災情,河北百姓總能吃上一口飯,對河北已經十年沒有賑災了。

除卻黃河衝到了大名府,這種無可內何的事情。

最多免一些糧草而已。

朱祁鎮心中有兩大基建工程要做,一是遍修天下水利工程,朱祁鎮不使用者部計算,朱祁鎮就敢肯定,這是錢糧消耗數目,在億兩級別。另外就是將馳道修遍天下,也是一個大手筆,多少錢,也就不算了。

這兩件事情暫且不提,單單而今財政危機都讓他有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

隨著戰事推進,五百萬兩銀子,一百萬石糧食都在飛速消耗之中,同樣國庫在賑災時,也在飛速消耗之中。

太倉銀庫,內承運庫的存銀飛速減少,就是京倉,因為有河北糧食的補充,才沒有那麼難看。但依舊比往年少了很多

打過鴨綠江,最少在財政上,對朱祁鎮來說,是一個極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