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7章 南疆格局,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思機發之死。
也敲定了這一次西征最後的勝利。
方瑛打出了漂亮一戰,但是並沒有挽回孟養的處置。
這樣的情況之下,襄王自己想要確定既定事實,那就是將孟養歸於我襄王直轄,如此一來,襄王北方就無憂了。
麓川之東,乃是雲南。朝廷直接控制區。
而西北地區的孟養一拿下來。以北方喜馬拉雅山脈與橫斷山脈相交的重重雪山,就是襄王做堅實的後背,東,西,北,三個方向無憂,就可以橫馬南下了。
但是王驥一口否決了襄王的想法。
王驥對自己的位置拿捏的很準,他並是襄王的大臣,他要的是南疆的穩定,而不是襄王的利益。
一旦襄王后顧無憂,滋生野心,將朝廷牽扯到南疆的戰事之中,這不是他的使命。
襄王見此,也只能望而嘆息了。
雖然思開番成為了孟養宣慰使,但是在大軍撤軍的時候,孟養作為這一代中心城市的地位也不復存在了。
思開番麾下能動用的不過千餘人,而思家殘部成為一盤散沙。
而襄王本部人馬也不過三個衛,一萬五千戰兵。再加上麓川本地糧草支撐,襄王覺得他下次單獨動兵,人數決計不看能超過一萬的。
所以,他想將孟養地區一點點的吞進去,主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甚至要花十年時間。
即便如此,孟養善後事情,也要一段時間。
王驥召集各地土司,於孟養開會。重新劃分各地的地界,各土司有矛盾,王驥也主持公道,也做過幾樣存亡立絕之事。
王驥在大明平麓川,滅孟養的兵威之下。王驥用嫻熟的政治手腕,將這些土司揉扁捏圓。而緬甸蟒氏忽然發現,他似乎變成了眾的之矢。
緬甸在眾土司之中造出的輿論,也被王驥輕而易舉的平定下來,所有土司都相信,襄王被封到這裡,其實並不是朝廷想要吞併他們,而是襄王得罪了當今陛下。
只要他們安安分分的朝廷是不會動他們的,畢竟以大明之富看不上,他們這一點產業。
但是有一個人卻看得上,那就是失去麓川制衡的緬甸。
緬甸蟒氏想與王驥玩這些合縱聯橫之道,是以為王驥沒有讀過戰國策,這些都是中國玩剩下的。
王驥這樣的思想主動之下,在劃界之上,明顯是屈緬甸,而將緬北一些小土司壯大了。
面對朝廷大軍,緬甸只能咽得下這一口氣。但是今後會怎麼樣,但是數年之內,孟養之盟建立起的南疆政治關係是不會崩潰的。
而襄王在參與孟養之盟後。就立即快馬加鞭,立即回京。
而比襄王先一步到京師的,乃是王驥的奏疏。
朱祁鎮先看了奏疏,心中嘆息一聲,暗道:“王驥在雲貴總督任上,的確有些屈才。”
王驥在他的奏疏之中,對緬甸日益強大的趨勢做出了判斷,並斷言緬甸的野心雖然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緬甸蟒氏的實力在,他們遲早會吞併各地土司,擁有南方。
而朝廷如果直接干涉,這勞師遠征,得不償失。
王驥用很長的文筆,來描述從麓川到孟養一路艱險,重重的山巒,連綿不斷不見天日的熱帶雨林,還有一些毒蛇蚊蟲,氣瘴時疫,等等。
朱祁鎮很明白王驥的意思,那就是王驥委婉的勸諫,想讓朱祁鎮打消對南疆的野心。
這些文字,雖然不一定不是實話,但是就好像是李白寫蜀道難一般,極盡誇張之能事。還算不上欺君。
但是如此朝廷對此沒有作為的話,南疆各土司都不會為朝廷所有,而且不為朝廷所有,還是小事,畢竟說實話。大明很多文官,也看不上緬甸名義上的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