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7章 南疆格局,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治權。
王驥擔心,緬甸勢大會如麓川一般,北上侵犯雲南。
畢竟,在大明眼中雲南是邊地是窮省,但是在南疆很多土司看來,雲南就是一等一的好地方了。
王驥下面開始拍馬屁,對朱祁鎮封襄王與麓川之事,大加讚賞,甚至他說是秉承朱祁鎮之意,決定讓襄王成為南疆各土司的盟主。用襄王牽制緬甸。
襄王弱則朝廷加以支援,如果有襄王在一日,南疆就安定一日。
如此一來,中南半島西部,包括寮國,泰國,緬甸,乃是孟加拉一部分地區,未來的模式就被王驥確定了。
孟養之盟,能維持多長時間,不好說,多則十幾年,少則五六年。在緬甸打破孟養之盟後。
就是兩強並立。無數土司各自站隊局面。
緬甸乃是傳統強國被元朝滅了一次,再次興起起來,襄王雖然根基淺薄,但是背後有大明朝。自然有一些追隨者。
而且襄王不管怎麼說,乃是朝廷親藩,朝廷一定會加以扶持的。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也就是而今雲南省變成的腹地,不再面對外圍土司的威脅,而云南境內的土司,就可以好好整頓了。
忠心朝廷的,可以派給襄王,讓他們跟著襄王打仗。畢竟很長一段時間,土司這個制度是不可能滅絕的,特別是在中南半島之上。既然都要人當土司,何不要一些出身與雲貴的土司。
在王驥的計劃之中,有襄王在麓川,雲南整個居民都盤活了。而且最合朱祁鎮的心思,朱祁鎮不是有改土歸流之心嗎?
王驥的政策之中,就有改土歸流。
朱祁鎮不是有讓王驥穩定南疆之心嗎?
看王驥的政策之下,即便南疆有戰事,也是襄王與緬甸之間的戰爭,朝廷僅僅是一個旁觀者而已。
即便襄王危急的時候,不過時候撥些錢糧即可。
最少一二十年之間,如麓川這樣的強大的格局勢力,是不會再有了。
對於將來與瓦刺之間的戰爭,不管打成什麼樣子,都不用顧忌南疆的問題了。
王驥這種手筆,絕非尋常疆臣能夠做出來的。再加上兵部尚書柴車的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了,朱祁鎮心中更是有了將王驥從雲南調回來的心思。
但是想了想,還是放棄了。
一來,不管王驥說的天花亂墜,這還是一個藍圖,朱祁鎮不知道換了人,這個藍圖還能不能執行下去。
所以,王驥表現的越好,越應該在雲貴總督任上。
二來,前番與楊溥談兵部尚書的任命,楊溥從頭到尾都沒有說王驥什麼事情,可見楊溥其實並不希望王驥回來的。
朱祁鎮而今指望楊溥主政,自然要給楊溥一個面子。
三來,朱祁鎮還要考慮王驥的政治主張。
無他,王驥乃是楊榮的衣缽弟子,楊榮的主張,朱祁鎮也知道了,王驥更是楊榮這個主張的執行者。
大明開國以來,王驥是第一個以文臣身份掌管帥印之人。平定西北之亂,也不能說打得不漂亮。
朱祁鎮其實一直在想楊榮的意見。
楊榮雖然去世了。但是他對朱祁鎮的政治影響力,卻越發深厚,特別是楊榮對勳貴深深的不信任,覺得他們不足以成事。
要以文官掌兵,武將作為爪牙之臣就行了。
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楊榮作為宣德一朝對兵事最瞭解的人,號稱天下兵甲皆在其腹。宣宗皇帝遇見兵事第一個問的就是楊榮。
而楊榮有這樣的主張,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朱祁鎮越發瞭解下面衛所的貓膩,越發覺得楊榮的意見有正確的地方。只是朱祁鎮卻不可撇開勳貴集團了。王驥回京,恐怕讓有些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