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0章 施禮生死,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是很多東西,一放鬆,就是一日千里。
根本回不到從前了。
特別是軍中情弊增多,很多軍令都執行不下去,這軍紀也就更不好了。
所以,如果朱祁鎮督促柳溥速戰,柳溥為了激勵將士,能取的辦法,本來就不多,縱容劫掠,恐怕是最容易的。
而造反的,大多是苗人,漢人不將苗人的性命當一回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但是這畢竟是國內征戰,不管是楊溥還是朱祁鎮,都想著是廣西長治久安。朱祁鎮是想廣西當成大明的基本盤,上面的百姓,即便是少數民族,也是中國人,自然不能橫加殺戮。
這與境外打仗不一樣的。
但是楊溥或許沒有這個想法,畢竟明朝的中國,與後世中國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明朝的中國就是古代漢人活動範圍之內,在雲貴很多地方,大明人其實並不將他們當做中國範圍之內。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反對徵麓川的原因。
從本質上,他們都覺得這些不是中國之土,是無關緊要的。
楊溥與這些士大夫想法差不多,他當然不會將大明的版圖分割出去,但是卻不想在這上面投入過多的資源。
種下殺戮,必將收穫殺戮。兩邊仇深似海,恐怕廣西會屢平屢亂,到時候就不大好辦了。
朱祁鎮說道:“就以先生之意,派人寬慰柳溥,讓他步步為營,不得浪戰即可。”
楊溥說道:“老臣明白。”
朱祁鎮話音一轉,說道:“兩淮鹽案,而今查得差不多了,先生覺得該如何處置?”
楊溥對此,心中早有準備。說道:“陛下,臣以為何文淵這一次差事做得極好,正可以調任兩淮,授御史銜掌管鹽政。當務之急,就是速速建立重建鹽政體系,不能誤了天下百姓吃鹽的大事。”
朱祁鎮說道:“何文淵,不錯,就他了。”
何文淵這個人,雖然在很多事情上,與朱祁鎮的意見不合,但是大體上還算是一個好官,也是從地方官之中做起來的,在溫州知府任上,被溫州百姓懷念不已。
而且論事從來以百姓為重,也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的那種。
雖然朱祁鎮未必不知道楊溥是不想將何文淵調入京師,畢竟何文淵這一次在山東滅蝗,功勞最顯赫,是外派所有大臣之中,辦得最好的。
這種小九九,朱祁鎮就當做不知道,只要這個人合適就行了,說道:“傳令讓何文淵立即南下,不必來京了。先處理鹽政事務,恢復食鹽生產,暫且一切如舊。”
新鹽法已經磨了好幾遍了,但是依舊是草稿。朱祁鎮依舊覺得想緩一緩。反正而今鹽政體系之中盤根錯節的關係網,被一掃而空了。
一兩年之內,是恢復不過來的。
稍稍遲一點,不會錯過最好的時機。
朱祁鎮說道:“施禮怎麼處置?”
楊溥說道:“陛下,施禮乃是靖難功臣,社稷老臣,而今經過太醫會診,已經完全失智,不過渾渾噩噩而已。”
“此事,都是他兒子做下的。陛下總要給士林一個體面。”
朱祁鎮對於這一件事情,朱祁鎮其實很不滿意。
只是大明文官頗有兔死狐悲之感。
本來施禮是死定了。但是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走漏的風聲,施禮的現狀被傳了出來。
一時間,到處都是為施禮所情的人。
說施禮已經都是這樣,朝廷再殺一個渾渾噩噩的老人,未必有些太殘忍了。
只是朱祁鎮卻一定要殺施禮。
因為朱祁鎮明白,這一場爭論,重點完全不在施禮身上。
畢竟誰都看出來,縱然施禮不死,又能活幾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