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0章 施禮生死,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在南京畢竟是養尊處優,不知道有多少僕役伺候,但是而今施禮或許免去一死,但是施禮的兒子,施家與這一件事情有關係的人,估計是一個人也活不了。

到時候,一個失智老人。又怎麼能活下去。

他們在乎的是,施禮的身份。

施禮乃是正統進士出身。也是士林之中的老前輩。今日朝廷的刀斬在施禮身上,明日這刀也能斬在他們身上。

所以,能緩上一分,就緩上一分便是了。

朱祁鎮說道:“施禮之事,其情可憫,這樣吧,朝廷指定致仕章程,如施禮這般大臣,就不應該在朝中。也算是兩全之策了。”

楊溥一聽,立即說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先生,為何如此?”朱祁鎮說道,他聲音似乎帶著一絲陰陽怪氣,說道:“哦,先生是擔心自己的年齡,請先生放心,朕一刻也離不開先生,自然不會讓先生離京。”

楊溥說道:“老臣不是貪戀權位之人,只是滿朝文臣之中,有不少年紀如施禮的大臣,臣恐怕,陛下之言一傳出,朝野就一片大亂。而今陛下欲治河北水利,又要辦兩淮鹽政,不是朝廷之上大起波瀾的時候。”

朱祁鎮自然明白,這事情不能這樣做。這就是大明文臣從洪熙年間一直穩定到楊士奇致仕的後遺症。那就是朝中有大量的老臣。即便內閣之中,楊士奇有意挑選了一些年輕的閣臣,但是楊溥本身就是這個政策的獲益者,至於在其他位置上,六十七十大臣,大有人在。

即便朱祁鎮調整六部,將周忱調入,但是周忱也將近六十了,放在滿朝文武之中,居然還能算得上比較年輕的。

這些重要位置上,比較需要充沛的精力。沒有充沛的精力是坐不住的。但是其他地方一些清閒的位置上,就不一樣了。

很多官員都七老八十了。

這一點,也是朱祁鎮在施禮之事爆發出來,才做得年齡調查,他沒有想到。大明官員平均年齡如此之高。

總體來說,這是因為朝廷並沒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原因。也沒有完善的退休後待遇。

楊士奇能瀟瀟灑灑的走,乃是太皇太后加恩,朱祁鎮準他食原俸。還有一堆賞賜,再加上楊家本來就是江西大族,家裡也是有錢的。

但是對一下小官就不好說了。

他們俸祿本來就少,一退休,運氣好的能得一筆錢,運氣不好的,只能孤身還鄉,依附子女了。

雖然大部分官員晚年並不淒涼,但並非沒有過得淒涼的大臣。

所以一般來說,官員都願意死於任上。畢竟死於任上,朝廷會給撫卹的,喪事也會派人主持。

一般來說,衙門會管的。

該給的規格都有。而回到家中,這都要靠自己家底了。

如果家底厚實,兒子有能力,回去做老封君,自然不在乎。但是而今的大明,並不是晚明,晚明的時候,你家裡沒有錢,就不要想考進士這一回事。只需看各級官員,幾乎考上進士都是官家子弟。

或許是教育資源的問題,或許是人脈的原因,是科舉舞弊,或者是老論調,寒門難出貴子。

但是這個時候大明朝廷之中,卻有很多官員家中都相當清貧的。

如吏部尚書魏驥就是其一。魏驥告老還鄉之後,雖然為家鄉做了很多事情,也不過是粗衣布食而已。

這種情況自然是需要改善的,但正如楊溥所言,現在並不合適。

朱祁鎮只是想進二退一而已。他淡淡說道:“施禮之事,是朝廷普遍現象,還是個別現象,如果是普遍現象,那麼處罰施禮自然是不妥的,朕之意,就派中官伺候施禮終老,但是朝中的情況卻好好處置一下了,如果是個別現象,卻是施禮欺君枉上,治家不嚴,他難辭其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