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8章 舉步維艱,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輔猜得不錯。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這句話雖然土,但卻非常正確。
不管張輔對朱祁鎮多忠心,張輔依舊不是朱祁鎮培養出來的,兩人之間是有隔閡的。但是孟瑛卻不一樣了。
如果朱祁鎮提拔孟瑛,孟瑛這一輩子,大抵是閒居家中了。
所以孟瑛雖然也是靖難名將。但是此刻他身上貼著的政治標籤,卻是皇帝的人。
在同樣的位置上,張輔或許有勇氣反駁皇帝的話,但是孟瑛萬萬是沒有這個底氣的。
但是張輔阻擋朱祁鎮提拔孟瑛也不是沒有理由的,他說道:“本朝賞罰有度,爵不輕封,而今朝中也不過五公爵而已。保定侯雖然有功,但是決計不至於封公,陛下賜田,賜金,賜婚,賞宅,隱蔽子孫,皆可。然封保定侯為公,臣恐怕是害了保定侯,別的不說,一旦保定侯封公,陛下可用之在外嗎?”
朱祁鎮聽了,心中頓時一動。
暗道:“張輔說的有道理。”
大明而今剩下的五個公爵,魏國公,定國公,出於中山王一脈,徐達的赫赫功績,就不用說了,徐增壽對不起建文帝,但是絕對對得起太宗皇帝,這才有這一脈兩公,而張輔的英國公,前有河間王救駕而死,後有張輔滅安南之功,才有國公。
成國公朱能乃是太宗靖難時的左右手,屢立戰功,方有國公之位,而沐家一脈,沐英的功勞從來不小。
世人只知道沐英鎮守雲南,卻不知道,在鎮守雲南之前,沐英已經轉戰天下,打過好些仗了,更不要說沐家乃太祖養子。甚至給個賜姓都不多。
所以保定侯孟瑛雖然有功,但與這些人相比,根本不能比。
麓川亂子雖然大了一點,但到底比不上滅安南之功。
而且張輔最後說的一句話,才真正打動了朱祁鎮的心。
張輔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身體一向很好,如果讓張輔與孟瑛比騎射,張輔未必比不過孟瑛,但是為什麼張輔卻一直要待在京中。
自然是張輔已經貴為英國公,封無可封,富貴已足,真立下大功。朝廷該如何封賞?
朱祁鎮對孟瑛的定位,從來不是在京中鎮守的大帥,而是領兵大戰的大將。因為京中有一個張輔就足夠了。
朱祁鎮這才說道:“國公所言極是,是朕想差了。”
張輔說道:“陛下如果真想封賞孟家,臣以為最好是為孟家平反。當年的案子牽連不少,而今時過境遷,陛下也當示以寬大,優容之。”
朱祁鎮覺得張輔這個注意不錯。
保定侯一門之所以在洪宣兩朝,如此顛沛流離,就是因為他們與漢庶人牽扯太深了一點。
如果真說他們是冤枉的,那也未必。
但是正如張輔所言,而今時過境遷,再追究誰與漢庶人走的太近,也很沒有必要了。
雖然而今已經將漢王釘在恥辱柱上,甚至只能稱之為漢庶人。但是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承認,當初漢王輔佐太宗打天下的時候,的確非常勇猛,也在軍中廣有人脈。
孟瑛不過是其一。
真正與漢庶人牽連太深,不可切割的人,早就死了,而今活下來的人,大多隻是被牽連的倒黴蛋而已。
所以這一番大赦,即可酬孟瑛之功,從此孟家的黑歷史就蓋棺論定,誰也不能翻舊賬了。同時說不定能收攏一批人才。
朱祁鎮說道:“就依國公的意思。”
朱祁鎮隨即讓身邊的翰林學士擬詔,送往內閣,然後走一遍流程,發向雲南。其中也對襄王之事叮囑了兩句,讓襄王就藩麓川之事,讓襄王與王驥,孟瑛商議,商議之後,擬出一個章程,上奏北京即可。
這個時候,朱祁鎮沒有心思多為襄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