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7章 馳道,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對這一件事情考慮很長時間了。
越考慮越覺得,國家建設三北防護林,封山育林是多麼正確的事情。
很多人都覺得古代都是山清水秀,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其實不是的,最少這個時代不是的。
這個時代北方的森林溼地覆蓋面積自然是要比後世強的,最少明朝人口大爆炸,其實在往後一點,也就是在成化弘治年間。
如果朱祁鎮能一直活著,大概在三十多年後吧。
但是古代與現代還是不同的。
古代對氣候條件的依靠太嚴重了,根本就是靠天吃飯,對異常氣候的承受能力,也是差多了。如果後世氣候放在這個時代,不客氣的說,北方已經赤地千里人盡相食多少次了。
黃河都斷流過。更不要說其他河流了。
朱祁鎮對此做過多次推演了,他越發覺得想要治理好北方,讓河北重現漢唐之盛,那就必須對北方整個生態環境下手治理。
否則即便下大力氣治理海河水系,也是治標不治本。
如何改良整個生態,朱祁鎮也不知道,但是他唯一知道的辦法,就是種樹,大規模植樹造林。
但是大規模植樹造林的前提就是讓百姓有代替木料,柴薪的東西。
這也是朱祁鎮一定想將以煤代柴的政策推行到整個北方的原因所在。
楊士奇說道:“陛下,煤價昂貴,京師以外,百姓恐怕不樂用之。”
朱祁鎮說道:“朕明白,但是朕卻知道,煤並不貴,在門頭溝百姓採煤根本不用錢的。所以煤價,就貴在運費之上了。”
楊士奇聽了,說道:“聖明不過陛下。史記有云: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概百里之外,販柴,千里之外運米,運費都會超過成本的。”
“陛下而今煤即便一錢不止,運到百里之外,百姓們都用不起了。”
朱祁鎮說道:“先生所言極是。朕有一樣東西,讓先生看。先生請隨我來。”
楊士奇不知道朱祁鎮想讓他看什麼,但也就跟著出來了。
一出來就有兩頂軟轎。朱祁鎮上了其中一頂,楊士奇上了另外一頂。
兩人一前一後出了紫禁城。
卻往西苑而行,沒有多長時間,卻來到了朱祁鎮的菜園子了。
這是朱祁鎮當初種植各地農作物,還有各種蔬菜的地方,也是朱祁鎮常來的地方。
楊士奇還沒有落轎就看見奇怪的東西,就是兩條長長的木軌,並列而行,似乎上面包裹著鐵皮。
有一群工匠在此,畢恭畢敬的向朱祁鎮與楊士奇行禮,領頭的卻是曹吉祥與劉定之。
曹吉祥之所以在這裡,卻是王振的小動作。
不管怎麼樣曹吉祥也是王振的義子,王振不能看護,所以就讓曹吉祥負責這裡。因為王振知道,雖然朱祁鎮親政之後,對這一片都疏遠了很多。但是這一帶在朱祁鎮心中還是很有地位的。
所以曹吉祥只要能在這裡做出成績來,將來一定能被朱祁鎮看在眼裡。
而劉定之在這裡,卻是因為他雖然是大興縣令,但是實際上北京城內,治安問題大多都是劉定之在負責。
在於謙離開之後,劉定之並沒有做什麼大的更易,不過是將於謙的辦法固定下來。
朱祁鎮很是滿意。
這一次,卻是朱祁鎮籌謀已久的。
朱祁鎮下了軟轎,說道:“平身吧。”
“謝陛下。”中人都起來了,朱祁鎮直接問其中一個老者,說道:“席大將,可是開始了嗎?”
這位席大匠,就是當初為朱祁鎮打造煤球爐的工匠。
事實證明,能做到大匠的,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最少,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