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擺手,讓驢車自己回去。于謙大步走在風雪之中,一雙官靴踩在雪地之上,發出咯咯吱吱的聲音。不一會兒,似乎有雪水透入靴子裡面。
但是于謙渾然不覺。
楊士奇的一番話,于謙此刻正在反覆思量。
于謙固然是一個好官,清官。但並不是說,他沒有政治智慧,恰恰相反。于謙能以三甲進士出身,永樂十九年到而今,不過十四年,就做到了三品官。
而於謙發跡的開始是什麼?就是宣宗皇帝平漢庶人,令于謙宣讀漢庶人的罪狀,于謙義正言辭,聲情並茂,撓到了宣宗皇帝的癢處。
這才在十幾年之間,升到這個位置上。
再歷練幾年,當任尚書的資歷都有了。
但是大明這麼多進士,卻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于謙的際遇。
于謙很明白,楊士奇對他所說的話,其中有兩個意思,其一,就是他已經簡在帝心。
這一點于謙其實有一些察覺的。
錦衣衛在河南的活動,于謙是有所察覺的,只是覺得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沒有什麼不可見人的。
再加上錦衣衛又沒有表明身份。于謙自然是裝作不知道的。
第二,就是楊士奇將於謙當做未來接班人之一。繼承楊士奇的政治資源。這兩樣加在一起,于謙很清楚,只要今後數年沒有過錯,而且再立新功。
待新皇親政,楊士奇告老之後。內閣的位置之中,有他一把交椅。
如此一來,即便此刻有風雪入懷,于謙心中也是一團火熱。
讀書人不就是為了有一日,能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此刻於謙有了這樣的機會,他不是不激動,不是不高興。
只是當時極力剋制而已。
似乎風雪也讓于謙心中火熱降溫了。
于謙猛地停下了腳步,心中暗道:“宮中不知道有多少明槍暗箭,想在陛下身邊待上幾年,卻不是易事。而且慈寧宮與乾清宮之間,也需要臣子盡心彌補。”
“現在卻不是高興的時候。”
于謙雖然這樣想,但是不知不覺之間,于謙生出了當仁不讓之心。
于謙這一抬頭,卻發現,他不知道不覺之間,已經到了英國公府外。他轉身離開,尋找道路,回到客棧,準備明日去順天府。
將順天府的事務清理出眉目出來。
于謙久為地方官。
這些事情,從來是輕車熟路,並不覺得有什麼難為自己的地方。
英國公府之中。
鶯歌燕舞不虛席,招待的不是別人,正是成國公朱勇。
成國公朱勇,見這些鶯鶯燕燕,並不是太在乎的,起身向英國公張輔行禮說道:“張兄,兄弟我來,也沒有想看歌舞?不說兄弟我說你,你的歌姬實在太差了,今日就是有一件事情,想與張兄商議。這些人就讓他們下去吧。”
英國公張輔聽了,心中暗暗苦笑,卻也知道推託不得,一揮手讓這些伺候的人都下去了。說道:“你素來知道我的,我其實不大喜歡這些東西。不過是湊數而已。”
張輔成名的安南之戰,就是因為前任成國公朱能病逝軍中,才讓他接任大帥的。兩家關係素來很好。
當初太宗皇帝打下南京之後,封賞靖難功臣,問還欠些什麼?
也是前任成國公朱能說道,我們什麼都好,就是張玉功勞在我們之上,對張輔的封賞太薄了。
所以張輔與朱勇關係很好。
他當然知道,朱勇想來問什麼的。
他實在不想參與這一攤子渾水。這才想找藉口拖延。只是看來而今是拖延不了了。
果然,在左右都退下之後,朱勇徑直問道:“大侄子,與我兒子都在宮中當差,陛下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