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2章 明軍東來,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衛也是矮了一點,而足利家畢竟帶了數代將軍的,又是錦衣玉食,他比身邊的親衛稍稍高上一點。
但是即便如此,王英也要比足利義政高出大半個頭。
王英與足利義政相互行禮。
不管怎麼說,足利義政乃是大明所封的日本國王,總是要尊重一二的。只是同樣的禮節,因為個頭的原因,反而更像是足利義政是下級,王英是下級。
雙方行禮過後,寒暄幾句,就並行向清州城而去。
隨即大明軍隊開始準備卸船了。
這一次大明總共出動了五個營,一共兩萬五千人。在家上王英準備從船上抽調一支炮隊,還有一些輜重部隊
參加軍隊所有軍隊總共有三萬人上下。
但是三萬人的武器輜重,馬匹。等等,分量相當不少
更不要說,大明最近馬價大跌,馬三步七的原則已經不適應了,京營之中很多精銳營頭,哪怕是步卒也是有馬匹代步的。
這一次乘船而來,有諸多不方便,自然沒有這樣做。
只是這樣王英還是成建制帶來五千騎兵。畢竟在這個時代,大炮的威力已經越來越大了,但是炮兵代替騎兵成為戰爭之王,還欠缺有說服力的戰例。
雖然諒山之戰。炮兵已經在很重要的地位了,只是諒山之戰,畢竟是侷促在山地之中,是一場攻防戰。並不能說明什麼。
在大明將領之中主流觀點,就是騎兵才是戰爭之王。
所以在選擇軍隊的時候,寧可沒有炮兵,也不會不帶騎兵。
這樣一來,卸船就是一件苦差事了,再加上這裡港口不大,甚至要臨時擴建,故而當明軍整齊的在日本土地上集結的時候,已經是三天之後。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且說王英被足利義政好生招待,讓王英這位老將,也享受了一下日本女子的溫柔。順便讓王英認識一下足利義政麾下的大將。
比如山名宗全,斯波義廉,畠山義就,一色義直,土歧成賴,六角行高,福堅政親等等大名。
畢竟足利義政直屬軍隊也不過數千人,足利義政麾下的幾萬軍隊的大部分都是控制在這些大名手中,特別是山名宗全,斯波義廉,畠山義就等三個人。
酒足飯飽之後,撤下一地狼藉。
足利義政這才問道:“感謝大皇帝陛下,解小國之危難,卻不知道大明派了多少大軍?”
王英徑直說道:“三萬。”
此言一出,在座各位臉色有些難看。
山名宗全說道:“我等不是質疑上國軍隊戰力,只是而今不比當初,細川賊子已經今非昔比了,上國天兵自然犀利,只是三萬人有些太少了。”
山名宗全是京都之戰損失最多的大名,山名家族很多子弟,都戰死在京都,甚至有山名宗全的親叔叔,也在合戰的時候,被細川家討取了。
山名家而今已經是這一支大軍的主要構成,但是已經遠遠比不上當初,要知道當初山名家自己的軍隊,都超過了而今足利義政麾下軍隊的總和。
山名宗全自然是一心想要報仇,但也有很現實的判斷。
王英說道:“戰情有什麼變化嗎?”
山名宗全帶著幾分咬牙切齒說道:“一些無恥小人,投靠了西軍。而今細川賊子擁立足利義視為將軍,算各部人馬,京都當面大軍應當在二十萬上下。”
王英眉頭微微一皺。
這其實也很正常。
日本大軍都是一個家族一個家族的構成的。
可以說在日本戰國時期,大戰合戰,還有家族跳反的。
足利義政從十幾萬人直接掉到而今不過數萬人,減員的人馬,固然有戰死的,也有掉隊的,但是更多是投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