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2章 禮簡而刑繁,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次召見,並沒有在承光殿。
無他,千秋萬壽宴散去的時候,幾乎到了午夜時分,更是一片狼藉。朱祁鎮明日自然不能在這裡理政。而且群臣品級低的,自然是彼此攙扶踉踉蹌蹌的出了宮門,在街道兩側不息的燈火護送之下,回到自己住處。
而很多身份高的大臣,都在承光殿左近休息了。
朱祁鎮自然不可能與大臣混在一起。
朱祁鎮在承光殿以北尋了一處宮殿,叫做凝和殿。
雖然而今的西苑還沒有經過大規模開發,修建。但是元代的宮廷建築,還有太宗宣宗所制的宮廷建築,還是留下不少痕跡的。
於是,朱祁鎮第二天一起來,就在凝和殿之中,接見了李賢。
君臣兩人相對而坐,一時間沒有了言語。
不是沒有話語,而是不知道從何說起。
任何政治行為都要有一個總綱領。
這是朱祁鎮最缺乏的東西,他總不能對李賢說,我要發展生產力,跑步進入社會主義。李賢不拿朱祁鎮當瘋子,甚至覺得朱祁鎮不足以當任天下大任,想辦法逼著朱祁鎮內禪都有可能。
但是如果逐條說明,朱祁鎮覺得有太多的事情可以說了,關於賦稅,關於行政,關於戶籍,關於商稅,關於政府架構等等。
只是很多地方都要改變的。
李賢最後是先開口了,說道:“臣慚愧,令陛下相疑如此。不過,臣將去,而今不過一老叟而已。有些話總要說得明白。”
“陛下與我爭論數次,都是禮部,刑部,大理寺,河北各地知府的人員,多用正統十年後的進士,看履歷多果敢進去之輩,也將水利學院出身的人放在正印官的位置上。”
“定然是有大事於天下。以臣之見,無非這幾樣,第一個大規模修建水利,第二在大規模修建馳道,第三就是廢除胥吏世襲制度,第四,清理賦役,雖然臣一時間不知道陛下當用什麼辦法清理賦稅。最後的就是將這一切用納入《大明會典》之中,重修大明律法。今後大明從以禮治國,過度到以法治國的地步。”
“不知道臣以為然否?”
朱祁鎮聽了,苦笑說道:“或有出入,但是相差不大。”
雖然朱祁鎮並沒有與李賢開誠佈公說過這一件事情,但是以他們彼此之間的瞭解,很多事情李賢都能猜得出來的。
朱祁鎮雖然調快了變法的速度,但是相關準備,卻是從來不少的。
大修水利與馳道,就不用說了。
其實在這兩件事情上,李賢與朱祁鎮有共識的。其中的分歧無非是緩與急的關係,這一點點分歧是能夠解決的。
真正讓他們兩人產生重大分歧的,其實是後面三件事情。
其中廢除胥吏制度,在北京已經實行了好幾年了。這一次北京舉行這麼大的活動,最後並沒有出什麼差錯,北京數千胥吏是幫了大忙的。
但也是北京這數一數二的大城,有各種賦稅支撐,才能養得起這麼多人。如果在全天下都實行這個政策,其中問題太大太多了。
李賢是堅決反對的。
其次就是賦役清理。
這一件事情可以看做清丈田畝的延續。
李賢也承認,大明基層是有很多問題的,但是清丈田畝這一件事情,已經解決了很多問題,而且大明而今國庫年入四千多萬石糧食,近兩千萬兩銀子,縱然大明比之前每年要多支援一千萬兩上下的軍費,一旦打起仗還需要更多。
但是每年都會有結餘。只要朱祁鎮不搞大工程,國家沒有大災荒。只需數年休養生息,就能做到“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漢文景之治可現於今日。
所以,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