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7章 毛裡孩,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他蒙古將領安置有三個途徑。
第一個途徑,正常升遷到明軍京營之中,成為大明體系之內的一員達將,這樣的將領大明有很多。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吳瑾家族了。
可以說是世代忠良了。
如果他們能做到,幾代之後,他們也就忘記了草原,成為大明將門體系之中的一員,至於會不會轉變成其他方向,比如文官之中,卻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第二個途徑,就是回到漠北漠南。
這就是比較老實,沒有心思在西域開拓的蒙古將領,他們回到漠南漠北之後,大明自然也有賞賜。
只是大明用馳道將草原分割成一塊塊的。
將來這些蒙古將領,估計會慢慢的成為一個個牧場主。與大明經濟密不可分。
第三個途徑,就是比較有野心的,不甘心在大明的牢籠之下,困頓而死。
就成為西域南疆的土司。
在劃分南疆土司的時候,于謙也是很有心機的。幾乎是當地土著與遷過來的蒙古部落是一比一的劃分。
讓彼此之間不能抱團,甚至處於彼此監視的地步上。
比較南疆駐軍,加上整個南疆四鎮,大概只有三萬精騎。加上西域總督行轅的數千步卒。
這些軍隊,分散在數千裡的南疆,總體上是有些少的。
只有充分利用各土司之間的矛盾,分而治之,才能減輕兵力,也減輕西北百姓的負擔。
而毛裡孩就是那一個例外。
毛裡孩跟隨石亨,參加了數次大戰,甚至與瓦刺安集延對峙的時候,毛裡孩帶著本部人馬,在次要戰場之上,與瓦刺狠狠打了一仗。
這才讓這位小王子名聲大震。
不得不說,孛兒只斤家族的牌子雖然落幕了,但是依然有用,很多西域的蒙古人不願意跟隨瓦刺西去,也不願意臣服於大明,就聚集在毛裡孩帳下。
毛裡孩就佔據了瓦刺的祖地,控制了近三萬帳。
帳是蒙古的一種統計單位,可以理解為漢人的戶,以蒙古人全民皆兵的體制,三萬帳就是三萬騎兵了。
雖然現在毛裡孩也明白。
普通蒙古騎兵想要打贏漢人騎兵,恐怕要二對一,三對一,才有希望。
所以即便有這三萬騎,也是很安分的。
但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在於謙眼中大明南北兩疆所有兵力加起來,不過六七萬。只而毛裡孩就有三萬騎,再加上分散在各地的蒙古部落,估計毛裡孩合縱連橫之下,弄出五六萬騎並不是問題。
所以,石亨的跋扈可以忍耐,但是毛裡孩的實力膨脹,卻無法忍耐了。
只是朱祁鎮對毛裡孩膨脹,卻有另外一個理解。
那就是這其實大明統治模式與草原統治模式的不適應。
不管在漠南漠北,大明統治之下,其實都有很多獨立的蒙古部落,這些蒙古部落的兵馬多則數千,少則數百。
這也是為什麼朱祁鎮能一口氣拉出來十萬蒙古騎兵的原因。
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在哪裡。
這也是為什麼漠南漠北要駐紮重兵的原因。
而西域特別是北疆,距離大明太遠了。
這種不適應表現的尤其明顯。
西域是一塊亦耕亦牧的土地。大明對西域可以耕種的土地的處理的很好。但是在處理大片牧場之上,就很成問題了。
特別是金山以南,天山以北,這一片瓦刺世世代代居住的草原上面,就顯示出力不從心。
與其說毛裡孩是抓住了機會,在這一片土地上重新聚集部眾,不如說,大明無發完全控制這一片土地,才留給了毛裡孩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