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9章 巡檢法,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基層還有很多難解的事情,要縣令不能僅僅靠著朝廷威望,必須要有實實在在的武力。李東陽所遇見的事情,是其中一樁。
其實朱祁鎮在奏疏之上,也看見不少,很多地方官死的莫名其妙。
很多地方官都死在任上,為盜賊所殺,但是細數這些盜賊,其實也沒有多少人,不過幾百人,甚至更少一點。
朱祁鎮對李東陽提出的這一點原則上是贊同的。
在朱祁鎮看來,李東陽改造後的巡檢制度,其實與警察已經差不多了。也有利於朱祁鎮往裡面摻雜私貨。
只是朱祁鎮沒有想到,李秉如此乾脆利落的否定了。
朱祁鎮說道:“哦,願聞其詳。”
李秉說道:“臣在下面當過佐貳官,對府縣情弊很是清楚,不知道陛下可知道白役?”
朱祁鎮說道:“略有耳聞。”
所謂的白役就是臨時工。
朝廷對胥吏也並不是完全不管理,幾乎每一個縣的胥吏都是有定額的。在定額之內的,叫做正役,在定額之外,叫做白役。
正役尚且有工食銀子,但是白役卻是什麼都沒有了,甚至有些地方需要暗中掏錢,才能作為白役。成為白役之後,也不用到衙門當值,他只需要這身份向很多人宣告:“爺衙門有人。”
僅僅的身份,就能得到不知道多少好處了。
李秉說道:“胥吏之害,臣豈能不知道,但是確實的說,正役之害有限,白役之害無窮。”
“今日改胥吏為吏員,看似萬全之法。如天津一府,吏員定額二千三百餘人,比當初正役加白役之數,並不少多少,而今都納入朝廷開支之中,且不說他日又有白役。單單說推行天下,大縣吏員千餘,小縣也有數百之數。臣身為吏部,總和天下府縣之數,吏員之數,當在六十萬之眾,陛下精簡兵力之後,大明有兵馬一百七十萬之數,少府用人丁,常在十幾萬之數,再加上外戚,宮中,勳貴,藩王,以天下億萬之眾,窮養三百萬之人,是以竭天下之民力而為之。”
“行於一時可以,但是行於萬世則不成,行於萬世,則胥吏之數,定然暴增,百年之後,天下多少胥吏,臣亦不敢想。一旦內外憂患有如今日者,朝廷如何能支?
更不要所多設巡檢了。”
“祖制之法,自有深意,請陛下三思。”
李秉的反對意見,朱祁鎮不是不知道。
首先,李秉是在農業社會的角度來看的。
在農業社會最好的是一夫不耕,一夫受餓。一女不織,一家無衣。所以想盡一切辦法,降低非生產人口。
否則社會是支撐不起來的。
甚至民末的嚴重的饑荒,也未必都是天災的問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人禍,江南大片農田都種桑樹養蠶了。而松江植被天下,所需要的棉花大部分也來自於山東。
大量生產糧食的土地被轉做其他了。
在原本的農業社會之中,朝廷的官員數量不應該太多,也是對的。因為養不起。
但是如果放在工業社會,這都不是事。
中國而今的公務員有七百萬,事業部有三千多萬,這還是有正式編制吃國家財政的人。如果再算上數量不明的臨時工,有人說有八千萬之多。
而今國家人口在十三億。大明人口有多少?
在上一次清丈的數量是一千五零八十多萬戶,人丁在七千萬之眾,比之前的九百萬戶,一下子多出來一百八十多萬戶,人丁多出來一千萬之多。
之所以,有這樣大的變化,一方面是朱祁鎮主持的清丈,大體上還是比較得力的。另外就是交趾,與海東兩省的加入,這兩省每一省都有幾十萬戶,與中國一省相當。
這林林總總的才有這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