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5章 江南的產業發展,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能為大明科舉道路上增加一個人,本質上對大明社會進步,並沒有什麼推進作用,甚至有反作用。

生員秀才越來越多,他們都是為做官而讀書,而官位就那麼多,競爭越發內卷,各種不可思議的事情就越容易發生。

明末的秀才生員大部分都是一副無恥面目,也就是這樣的原因。

所以不解決儒學結構性的問題,推廣義務教育,到底是利是弊,是一個需要仔細權衡的事情。

但是朱祁鎮卻不需要權衡了,因為時間沒有給他機會了。

以而今朱祁鎮的精力,是不能保證他掀開這個風暴,能夠自己安安分分的收尾的。

所以,他對江南文化產業,能夠讓識字率提高,是樂見其成的。

讓朱祁鎮感到無奈的是,他對北京投入了很多心力,北京在報業上有先發優勢,北京有十幾座大大小小的學校,在加上有很多名儒在北京,已經形成了北方的學術中心,但是在文化上,北京已經比不上江南。

千年底蘊,是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法戰勝的東西。

甚至隨著,朱祁鎮對商業上開發原則,江南越是繁華,江南文化產業,就越是興旺,而天下輿論權,就越發向江南轉移,這是讓朱祁鎮無奈的事情。掌控財富與輿論的江南,與掌控權力與軍事的北京,恐怕是將來大明內部的兩大派。

這種經濟基礎總要反應在政治上的。

而今其實已經有了。

那就是南人與北人之爭,只是而今很多人沒有想到,朱祁鎮掌控朝廷大權,壓制了很多矛盾。未來如果有一個弱勢皇帝話,這種矛盾必然爆發。

“兜兜轉轉,我還是消滅不了東林黨。”這是最讓朱祁鎮感覺無奈的地方。

唯一讓朱祁鎮自信的,他為北京準備了足夠鐵與馬。真要有兩方爭鬥那一天,或許文鬥北方勝不過南方,但是真要撕破臉了,就看看北方的鋼鐵,火藥,戰馬,能不能戰勝南方風花雪月了。

朱祁鎮索性不去多想了,江山留於後人愁。

如此一來,朱祁鎮反倒是對寫小說,有一些興趣。

他要寫的當然,不是當時這些才子佳人,神佛誌異,世俗豔情,而是科幻小說。

一方面是為退休之後,找一點點事做,另外一方面,就是為了吸引更多人投入科學之中。

如此他的晚年過的倒也不算寂寞。

這些,也僅僅是朱祁鎮在江南看到冰山一角。

天下鹹稱蘇樣的風潮,已經粗具規模。

雖然朱祁鎮將為宮廷服務的一些供奉作坊全面賣了出去,並每年在這些作坊採購一大批宮廷用具。用撲賣制度,在北京扶持一大批奢侈品的作坊,但是這些年,朱祁鎮越來越多的在宮廷之中發現,他所用的東西,有很多都是江南所產。

且不說大內布料都是江南製造局所產,單單說一些小玩意,玉器,擺件等等。

北京同類的作坊,被蘇州那邊壓得不成樣子。

當然了,少府並非沒有在江蘇發展之中得到好處。別的不說,江南織造局就是江南三大布商之一,佔據市場份額相當大一部分。

這還是朱祁鎮有意限制江南織造局規模的情況下。

畢竟朱祁鎮知道未來一兩百年之間,誰是紡織業的主人,誰就是世界的主人。

從英國到美國,無不是如此。

因為只有紡織業能帶來大量的財富。朱祁鎮為了朝廷上下不失控,要對紡織業進行一定的控制,但如果全面壟斷的話,反而妨礙紡織業的進步。

總之,江南要比北京更加有活力。

朱祁鎮此刻來江南,更是感受到了這一點。

蘇州城比起朱祁鎮上一次來,又大了一圈,蘇州城也徹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