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6章 寧夏之難,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太子渠上這一件事情,似乎僅僅是一件小事,只是朱祁鎮出巡之中,一個小小的插曲而已。
即便如此,朱祁鎮也不想在蘭州久留了。
畢竟,朱祁鎮的行程規劃,在出京之前,就已經敲定了。
朱祁鎮終於在秋季到南京,巡視過江南之後,在南京過冬,明年從大運河回京。
朱祁鎮在沙漠之中耽擱的時間已經不少了。他正想上了鐵路,抓緊時間趕路。當然了,從另外一個隱秘的角度來看,也是朱祁鎮對西北殘破的局面,不想多看,也不忍多看。
朱祁鎮秉政多年,對西北不可謂不重視,調集了好多名臣鎮撫,將大量錢糧都在砸在這一條難以修建的西北鐵路上,如果避開艱險,在其他好修建的地方修建鐵路,比如東北,早就不知道修城多少條鐵路了。
不就是為了西北民生。
再加上,朱祁鎮也基本解除了西北地區的軍事義務。否則還如之前,西北地區承受三面敵人,民生凋敝到不知道什麼樣子了。
只是即便朱祁鎮做了這麼多的工作。但是細細看來,朱祁鎮一點成就感都沒有,甚至有一種自我否定的感覺。大部分畝產不足一石,很多時候百姓食水也未必能夠保證。讓朱祁鎮如何高興起來。
而朱祁鎮想改變,卻也不能改變。
朱祁鎮只是皇帝,不是神仙。
不可能一揮手之間,山河變色。這種特產是沙子的地方,朱祁鎮能有什麼辦法?
只能早早離開,不去看罷了。
不過,在朱祁鎮準備從馳道離開的時候,韓文卻忽然跪在地面上,說道:“臣請陛下,更改行程,先去一地。”
朱祁鎮看了丘浚一眼,卻見丘浚的眼裡也大有錯愕之感。才相信,這一件事情並不是丘浚指使的,問道:“何地?”
韓文說道:“蘭州有馳道到寧夏,而寧夏也有馳道連線關中,不過耽擱陛下大事,只是寧夏之慘,臣實在不敢直視,也非筆墨可書。臣請陛下往巡,撫民危難之中。”
朱祁鎮一聽,立即問道:“寧夏這幾年不好過,朕是知道的,但是不是年年有賑濟嗎?”
韓文說道:“這些賑濟根本不夠,戶部僅僅言成例而已,然寧夏豈能用成例?”
丘浚聽了,忍不住皺眉說道:“韓巡撫,慎言。”
而今內閣勢大,六部尚書雖然還有一定的獨立權利,但是漸漸成為內閣的附屬衙門卻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所以戶部做出的決定,內閣要為之背書才行。
韓文說道:“臣為陝西巡撫,在陛下面前,直言奏事,有何可慎言的地方?還請丘閣老好好說說。”
丘浚聽了,頓時暗怒。
其實他倒不是對韓文所說的事情不相信,而是他對韓文這種不講規矩的事情,大為不滿意。
誠然陝西巡撫放在大明也是能算入重臣之列的。朱祁鎮對這種重臣的奏疏,從來是從司禮監直入乾清宮的。之前朱祁鎮是自己批閱,但是而今精力不濟,固然是讓內閣處置,但卻也先行過目,雖然不全部看,瀏覽一些,抽出幾本批閱。
所以,這就是韓文所言的直言奏事的權利,也就是他向皇帝進言,在程式上不需要任何轉呈。
但是即便韓文有這個權力,他就不是丘浚的下屬了?
笑話。
大明文官都在內閣之下,即便吏部尚書也要低頭,何況一個小小的陝西巡撫。越級奏事,從來是大忌。
韓文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已經多次上奏此事了,但是戶部一直不給錢,而陝西從來是一窮省,而今也是如此。省裡能支援寧夏的錢糧根本沒有多少。他也是不得不為之。他或許能走程式,但是有不知道多少百姓,嗷嗷待哺,卻是等不了程式走完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