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4章 於公遺愛,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需要時間適應。

當然如果有人工的訓化,是可以縮短時間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也要好幾十年才行。

畢竟農業上很多時間,都只有依靠時間。

這也是朱祁鎮並沒有將這一件事情的優先性提的太高,畢竟朱祁鎮即便提前弄過來,他有生之年,也未必能在大明推廣開來,再加上這還有很多前置性的條件,比如航海技術的發展等等。

朱祁鎮之前也就放下來了。

不過而今,很多條件都成熟了。

做一些這一輩子看不見成果的事情了。

畢竟,到了朱祁鎮這個歲數,很多事情見不到成果才是正常的。

朱祁鎮心思依舊放在對甘肅農田的觀察上,很快他就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甘肅本地雖然說很乾旱,但是水利工程並不是很少,甚至更多一些,幾乎每一條河都有水渠。朱祁鎮這幾十年,在水利上下了大功夫。

從河北水利開始,到將一省三司變成了一省四司,增加了都水司。

朝廷主持大工程,就不用說了。

河北水利,黃河大壩,乃至於而今依然在進行的淮河水利工程。這都是國家層面的工程。

朱祁鎮如此鼓勵之下。地方官自然要大力推廣水利工程。可以說,每一個省或者每一個府,這些年都有一二個水利工程上馬,但是地方的水利工程一般都不會太多。無他,這是錢的問題。

所以,朱祁鎮並不覺得,大明水利工程已經密集到了這種地步。

很多人都不知道,整個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種種水利工程,在這個時代是一筆多麼大的財富。

朱祁鎮剛剛開始還不覺得,但是看得多了,如此密集的水利工程,才讓朱祁鎮感覺不對勁。他問道:“韓卿,這些河渠都是誰修的。”

韓文說道:“這都是於公渠,乃是於公在西北的時候,大力修建的,被當地百姓統稱為於公渠。”

朱祁鎮一下子陷入沉思之中,想起當年的于謙。忽然說道:“整個陝西,都是這樣嗎?”

韓文一副高山仰止的語氣,說道:“臣在西北,不論那個府縣,都有於公修的河渠。西北百姓望之如父母。不過,最密集還是在蘭州附近。”

朱祁鎮忽然想起了似乎,太子第一次出京,就是在蘭州修建水利,心中忽然一動,暗道:“到了蘭州,去看看吧。”

到了蘭州很快的。

朱祁鎮不在河西走廊停留,很快就到了蘭州。

韓文所言果然不虛,而今的蘭州儼然為西北之大府。

明之陝西布政司,轄區雖然大,但是可以簡單分為幾個地方。關中,陝北,漢中。河湟,河西走廊,寧夏等地。

河湟多土司,朝廷在這裡施政,事倍而功半。河西走廊就不用說了,根本沒有大規模修建水利工程的餘地。關中水利工程從來不少,更多需要的是修繕,將漢唐故渠修繕好,而不是新建新渠。

漢中氣候比整個陝西都更好一點。這裡並非當務之急。

寧夏當時是邊地。

想了想去也就是以蘭州為中心的沿著黃河這一片地方,可以修建水利工程。再加上蘭州是西北總督的駐地。此地的黃河可不是下游的黃河,下游黃河對於兩岸百姓來說,從來不奢求用黃河水灌溉,只要黃河能安安分分的入海,就再好不過了。

但是對於黃河上游的蘭州來說,利用黃河與黃河附近的支流灌溉,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朱祁鎮一到蘭州,就看到了大名鼎鼎的蘭州大水車,就好像一個個巨人一般,站立在黃河兩岸。

沿著黃河兩岸一共有數百架,一架蘭州大水車因為地利不同,可以灌溉數百到千畝左右的土地,如此一來,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