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4章 於公遺愛,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下令不在河西走廊多做停留。
無他,大隊人馬過境,無論如何也會給地方帶來一定的負擔。對於有些地方府縣,比如東北的吉林府,肇州府等,這些府縣雖然是新開拓的,同樣是底子比較薄,但是他們的負擔也不是太多的。
不要承擔很多義務,再加上東北平原的確肥沃。
即便是一年一季也足夠養民了。
所以朱祁鎮多留一些事情根本沒有問題,而伊州也是如此,雖然輪臺是大明在西域南北兩疆的政治中心,但是而今南北兩疆的經濟中心,卻在伊州府,這是因為伊州府底子厚,在之前的很長時間,被叫做哈密的時候,就已經是西域的經濟中心了。
而今也不過順承而已。
這些富裕的地方,朱祁鎮還多待一段時間。
但是河西走廊這些府縣,實在殘破的好像拼不起來的拼圖,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都該最快的過境。也免給地方帶來更大的負擔。
於是,朱祁鎮下令免除此地三年賦稅之後,就在馳道上沒有下車,即便停留也不入城。只是穿城而過。
不過,這也並不妨礙,朱祁鎮看當地一些情況。
原因無他。
河西走廊上的這些府縣,都是“一”字排列。而馳道更是從這些地方穿過,朱祁鎮在馳道之上,幾乎可以看見完整的河西走廊的農業生產情況。至於城池不進也罷,原因這裡的城池都是衛所遺留下來的城池。倒不是能說都是一模一樣的。但也毫無特色可言。
再加上而今的大明除卻少數城市已經轉變為工業城市,成為生產中心之外,其餘各地的生產中心都是在農村。
看明白河西走廊的農村農田,就看清楚了河西走廊大部分情況。
而馳道本身的交通作用,他所過之處,引得很多人在馳道附近定居,可以說是這一帶的繁華地帶了。
即便如此。
朱祁鎮這幾日在詳細觀看之下,也覺得觸目驚心。
首先是莊稼。
總體來說,算糧食一季的產量,是水稻大於小麥大於穀子大於高粱。南方水稻能夠種植兩季乃至於三季,這就是南方經濟能夠勝過北方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玉米紅薯等莊稼還沒有傳入中國之前,北方多數都是種植小麥。
但是西北的情況之中,朱祁鎮看到更多是穀子與高粱。小麥不是沒有,但是比較少。
朱祁鎮雖然沒有細細數,但也能看出小麥的種植數量不超過百分之二十。
穀子產出的是小米。
說起來產量比小麥少,但是還可以。如果好好種植,估計一畝地一季可能有超過一石。但僅僅是可能,很多地方不過幾鬥而已,而高粱更是差勁。放到現在,小米還有人吃,有多少人吃過高粱?
一般都是用來釀酒的。
高粱的產量比小米來更是慘不忍睹。
而這兩樣作物唯一的好處就是抗旱。
小麥的產出全靠水,特別是在結穗那一段時間,多澆水,與少澆水,兩者之間產量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的。而甘肅這裡,根本種不起。
朱祁鎮心中暗道:“環球航海計劃要提上日程了。”
朱祁鎮有這個想法,並不是為了什麼殖民地開發,也不是為了驗證地球是圓的,僅僅是為了美洲的新作物,土豆,紅薯,還有玉米。
這些新作物,對於西北百姓恐怕是一個極大的利好。
只是朱祁鎮也知道,遠水救不了近渴。
很多人都覺得明代沒有推廣新作物,是一個極大的失策。其實這固然是有一點的,但很多人都沒有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植物適應不同地方的氣候也是需要時間的。玉米,土豆,紅薯,並不是到了中國,就是後世成熟的樣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