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章 清除隱患,為龍之道,君子如龍,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五十章 清除隱患
“大禮?何種大禮會使劉叔落到如此地步?”趙匡胤心中疑惑,不由得將目光看向了那幾個木匣。劉和沒有繼續解釋,而是抬頭示意趙匡胤開啟木匣,自己觀看。
趙匡胤沒有猶豫,當即伸手取下了其中的一個木匣,當開啟匣蓋後,卻臉色大變,原來木匣內的所謂“大禮”,居然是一顆人頭!趙匡胤緊緊地抿著嘴唇,又接著將餘下的三個木匣一一開啟,裡面毫無意外,都是一顆人頭。趙匡胤沒有立刻質問劉和人頭的來歷,而是自己觀察;劉和不是嗜殺之人,既然將這幾顆人頭說成“大禮”,那也一定自有其道理。
他仔細觀察後,發現者幾顆人頭的主人他還都認識,分別是三司使之一的王匡,潞州節度使孟格光,以及佈政主使章臺長和副使馬奎,他們都是權重一方,聲名卓著的人物,可如今,卻成為了冰冷的屍體,連頭都被砍下。
“劉叔,他們犯了什麼錯?為何要處死?”趙匡胤畢竟是趙匡胤,他很快樂平復了內心的驚訝,冷靜的問劉和。
“你不用奇怪,在強烈反對我立你為帝的勢力中,他們都是最活躍的人物,即便我百般勸說,甚至作出了許多承諾,也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意思。”說著,劉和嘆了一口氣。
“我知道,立你為帝一定會觸及到許多人的利益,不會一帆風順,引起一定的震盪是肯定的。但是他們卻是這一撥人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影響力很大。甚至,根據我收到情報,他們自從明確反對你稱帝,並且知道改變不了我的決定後,就開始四下串聯、活動。意圖拉攏更多的大臣結成聯盟,集體反對你。孟格光甚至打算返回駐地,起兵反叛,投靠遼國!”說到這裡,劉和的聲音已經帶上了憤怒和悲痛的語氣。
“他們都是我北漢的重臣,王匡和章臺長甚至還是北漢元老。自我任太原太守之時就已相識,如今分歧卻越來越大。最終導致了現在的局面。你應該能夠想象,要是真的讓他們成功了,那我北漢會是什麼下場!所以,我只得先下手為強,將他們拿下。”劉和說完,已經是雙目含淚,掩面而泣。
趙匡胤這時也是沉吟不語,他當然知道如果讓王匡他們成功了,北漢會面臨什麼局面。如今北漢看起來蒸蒸日上。但實際上卻是出於分口浪尖,周邊各國虎視眈眈,目前沒有進攻,也只是顧忌北漢的實力依然強大,而且內部團結,不易擊潰而已。
但是如果王匡他們聯合大臣阻止趙匡胤稱帝。劉和勢必會強力壓制,兩相對峙之下,一定會導致政局不穩;孟格光節度潞州,正好扼守北遼進攻北漢德門戶,如果他一叛國,那潞州立刻就會門戶大開,恐怕北遼精兵就可叩關而入。掃蕩中原;戰亂一起,北漢國內立刻就會大亂。政局不穩,外加遭受戰亂,其餘國家一定會如嗅到了腥味的狼一般,趁著北漢最虛弱的時候一擁而上,瓜分他的土地、人民、財富。
這便是亂世的法則,弱肉強食,一遭失策,則會永不翻身!趙匡胤想得更遠一些:到時候,將會有多少生命陷於戰火、多少家庭支離破碎,漢民族的損失將會多麼嚴重,五胡亂華,中原十室九空的局面是否又會重演?這些都會變為可能。縱然北漢背後有游龍子等一干修真者的支援,趙匡胤、劉和等人又能夠消弭內亂、驅逐外地,恐怕到時候北漢也會實力大損,再也不具備逐鹿天下的能力了。
想通了這些,趙匡胤也就理解了劉和的用意:長痛不如短痛,與其日後造成大患,不如以雷霆之勢,一舉將禍端掐滅在萌芽之中!劉和也是卓有件事的一代英豪,自然能想到這個道理。所以也就硬下心腸,立刻將四人捉拿,並全部斬首。這般雷厲風行的舉措,當即震懾了所有心懷不軌之人,蛇無頭不行,那些串聯的人失去了領頭之人,自然也就沒有了底氣對抗劉和的權威,所以建國稱帝的公告才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