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1章 優勢產業,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樣的人手,很容易就能夠生產出更多的鋼鐵產量,具備很強價格優勢。

無論鋼還是鐵,在大唐王國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值得大力發展。

前些年,之所以沒有一味的擴大鋼鐵產能,主要還是源於市場因素。

大唐王國生產的鋼鐵大多數自用,出口佔比不到10%,約莫每年4.5~5萬噸規模,主要的出口地是清朝和東南亞地區,美國北方及中美洲和南美洲,多以優質農具,刀具和生活用品為主,市場規模相對很有限。

這就侷限了大唐王國發展鋼鐵工業的上艱,沒市場還發展什麼?

英國在1842年鋼鐵產量就達到620萬噸的巔峰規模,那是因為英國正處於蒸汽工業發展的高峰期,在本土和海外到處修建鐵路,碼頭和橋樑,鋼鐵用量自然很大。

僅印度次大陸,英國人就修建了超過2.8萬公里的鐵路線,鋼鐵作為大宗建築物資,需求量自然少不了。

自克里米亞戰爭後

英國財政為了應付戰爭中的巨大開支,連續多年實施緊縮財政政策,這些海外殖民地的基建專案首當其衝遭受到大幅削減,進而影響了鋼鐵需求。

1857年度,英國鋼鐵總產量僅僅437萬噸,相比較巔峰期已經縮水了三成,這主要是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導致,而非產能原因。

大唐王國由於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城鄉建設的興旺,長安和洛杉磯兩座百萬級大城市每年基建需求,就要吃掉數10萬噸鋼鐵產能。

而大唐王國異想天開的工程師計劃在灣區修建金門大橋,僅這座大橋上的一座橋塔,就需要消耗2.2萬噸鋼材,橫跨水面1600餘樂,使用約2.8萬噸獨立鋼纜,約60萬顆鋼製鉚釘……

當然了

這座規模空前的大橋目前僅僅在技術論證階段,在可以預見的二三十年內,大唐王國恐怕不具備修建的工程能力,但這不妨礙工程師提出這一宏偉設想。

就像澳大利亞悉尼的跨海大橋,工程師們也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但在天價的建造費用面前,設計圖紙不得不束之高閣。

大唐王國將在1859年度掀起新一輪建設高潮,主要是王國本土的鐵路,海外省和天堂島鐵路、碼頭、橋樑等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城市建設。

這為鋼鐵工業的大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根據產能規劃;

1859年度,大唐王國鋼鐵總產能將歷史性的第一次突破百萬噸大關,達到110餘萬噸。

這其中,鐵產量約78萬噸,鋼產量35萬噸。

1860年規劃產能150萬噸,1861年規劃產能185萬噸,至1862年突破200萬噸大關。

鋼鐵工業的大發展,意味著交通、城市基礎設施、船舶製造業和機械化工行業的大發展,同樣也是航運業和軍事工業的大發展。

截止1857年末

大唐王國擁有排水量300噸以上的船舶共計1730餘艘,排水量千噸以上的遠洋貨船達457艘,湧現出了數十家規模不一的航運公司。

不同於歷史悠久的歐洲各國,作為北美新崛起的勢力,大唐王國的船舶全部都是鐵質蒸汽動力船舶,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鐵質貨輪商船隊。

為了進一步增強遠洋運輸能力,降低成本,遠洋船舶正在向大型化方向發展,大唐王國本土的多家船廠已經開工建造萬噸級鐵質蒸汽機動力貨輪。

這每一艘船,都需要耗費三至四千噸優質鋼鐵建造,是一塊很大的市場。

海軍鎮海計劃再度啟動,將會在五年內陸續建造12艘排水量3600級主力鐵甲戰艦,並且增加了十二艘“寒風”級戰艦的新訂單。

除此之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蓮花嬌養守則

十六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