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章 “寒風”級鐵甲護衛艦,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一張遮蔽了,正在修改中)
從海軍方面的傾向性來看,更仲意1950噸的設計方案,船舶的排水量更大,適航性更佳,雖然不能夠深入遠海大洋,但能夠適應中近海巡弋和作戰要求。
從海軍部作戰要求來看,這一型鐵甲護衛艦幾乎可以滿足7成以上的海軍作戰任務,畢竟絕大多數的戰鬥都發生在中近海區。
執行大洋封鎖和跨海作戰的大型海軍主戰艦艇,因當前的技術成熟度和裝備需求都不強烈,且造價昂貴,有待於從長計議。
海軍部提出的軍備發展方案名曰“固海計劃”,計劃用4~5年時間,發展裝備12艘1950噸級鐵甲護衛艦,保留後續4艘艦優先補充權利。
李察仔細的審看了一番“固海計劃”,然後站起身來走到視窗,一把推開窗戶,從這裡向外俯瞰。
這是一個灣區的晴好天氣,天高雲闊。
11月的明媚陽光播撒下來,附近的海面,起伏山地和極遠處的城市建築清晰的呈現在眼前,蘊含著絲絲涼意的海風撲面而來,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大唐王國是環太平洋區域的地區強國,也是該區域唯一開啟了工業化程序的國家,肩負著將太平洋地區打造成華人小池塘的歷史重任,未來必將向海洋強國方向發展。
但那是15或者20年後的事情,以大唐王國當前的國力,經濟規模和人口壓根兒不具備參與世界海洋強國角逐的能力,需要韜光養晦,以待將來。
海軍部方面的傾向性很明確,希望發展1950噸鐵甲護衛艦,這確實更符合大唐王國現實的需求,有利於增強海軍戰鬥力,有利於應對美國海軍的挑戰。
但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的,美國的威脅畢竟在大西洋一側,美屬蒂華納州只是四面不靠的一塊飛地,人口稀少,經濟基礎薄弱,至今也沒有發展起來。
大唐王國海軍發展計劃不可能瞞過英國人的敏銳嗅覺,發展如此大型的鐵甲護衛艦,數量又如此之多,有可能會挑動英國老的敏感神經。
歷史就是無數次的輪迴,站在19世紀中葉時代潮流的前沿,李察比常人更能深切體會到英國老的霸道,遠比後世美國老更甚。
一言不合就揍你,沒商量。
看一看同樣堪稱世界海洋強國和老牌殖民者的法蘭西國,在埃及經營數十年的勢力範圍被侵佔和剝奪的經歷就可以清楚的說明,千萬別惹英國老。
18世紀末
拿破崙·波拿巴佔領埃及時計劃建立運河溝通地中海與紅海,全面擴大法蘭西殖民遠征規模,以實現征服全世界的夢想。
可惜,由於法國人的錯誤勘定結果計算出紅海的海平面比地中海要高,也就意味著建立無船閘的運河是不可能的,隨後拿破崙放棄計劃,並在和英國勢力的對抗中離開埃及。
法國在拿破崙失敗之後,重建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因為在美洲的殖民地失於英國,所以法國重點向東方發展,尤其是包括埃及的中東地區。
從1798年開始,法國殖民者就保持著對埃及的絕對影響力,而在法國人屢次提出蘇尹士運河建造方案後,終於挑動了英國人的敏感神經。
無視法國人在中東地區的殖民地位,英國連續發動了兩次殖民埃及的戰爭。
1840年11月,埃及戰敗,被迫簽訂《英埃協定》,從此淪為英國所屬半殖民地和保護國地位,而法蘭西對此屁也不敢放一個,只能選擇以英國為主導的戰略合作。
在英國人的眼皮子底下,1854年,法國駐埃及領事斐迪南·德·雷賽布子爵獲得了奧斯曼帝國埃及總督帕夏塞尹德特許,成立開掘蘇尹士運河公司。
工程計劃於1859年動工,工期8~10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